[实用新型]一种预应力张拉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022082864.6 | 申请日: | 2020-09-22 |
公开(公告)号: | CN21362524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6 |
发明(设计)人: | 罗家旺;罗家元 | 申请(专利权)人: | 柳州市广路预应力智能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D21/00 | 分类号: | E01D21/00;E04G21/12 |
代理公司: | 广西咕咕狗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5137 | 代理人: | 苗计伟 |
地址: | 545005 广西壮族***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预应力 设备 | ||
本实用新型涉及预应力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预应力张拉设备,包括张拉千斤顶、固定圆环、紧固圆环和张拉端锚具,其中所述张拉千斤顶伸缩轴的前端凹设有容置腔;所述张拉千斤顶伸缩轴的前端还一体成型有一连接法兰盘,所述张拉千斤顶的侧壁上固定有位移传感器;所述固定圆环抵接在所述连接法兰盘上,所述固定圆环的侧壁上一体成型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连接在所述位移传感器移动轴的前端;所述紧固圆环抵接在所述固定圆环上;所述张拉端锚具后端容置在所述容置腔内。本实用新型对现有张拉千斤顶和张拉端锚具进行改进,实现了张拉千斤顶伸缩轴和张拉端锚具的同步动作,可以较为方便的移动张拉端锚具,便于钢绞线二次张拉工作的开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预应力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预应力张拉设备。
背景技术
在桥梁的施工过程中,通常需要借助外部张拉装置对桥梁内部的钢绞线施加预应力,以提高桥梁的刚性,减少其在发生震动和弹性形变。在对钢绞线施加预应力时,通常会使用到锚具和千斤顶等工具,锚具和千斤顶的安装位置如附图1所示。一般锚具分为固定端锚具和张拉端锚具,固定端锚具直接埋在混凝土中,其为一种永久性的锚固装配;张拉端锚具多设置在千斤顶伸缩柱的前端,在张拉的过程中张拉端锚具保持钢绞线的锚固状态并随着千斤顶的伸张对钢绞线产生拉力。在现有技术中固定端锚具和张拉端锚具上开设有锚孔,锚孔内安装有夹片,在对钢绞线进行张拉时,张拉端锚具内的夹片紧紧的贴合在钢绞线上对钢绞线产生加持力,待张拉结束后,固定端锚具内的夹片紧紧的贴合在钢绞线上防止钢绞线回缩。在实际张拉过程中,对钢绞线的张拉并不是一次性完成的,有时候需要进行二次张拉。在进行二次张拉时需要借助外部工具锤击张拉端锚具使夹片松动,夹片松动后将张拉端锚具朝向千斤顶方向移动并最终抵接在千斤顶的伸缩端,最后将夹片再安装到张拉端锚具内,接着就可以进行二次张拉了。但是这种移动张拉端锚具的操作方式较为费时费力,且外部工具锤击张拉端锚具时会对锚具产生伤害,会缩短锚具的使用寿命。
公开于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发明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预应力张拉设备,以解决在对钢绞线进行二次张拉时移动张拉端锚具较为费时费力,且借助外部工具锤击张拉端锚具时会对锚具产生伤害,影响锚具的使用寿命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预应力张拉设备,包括:张拉千斤顶,所述张拉千斤顶伸缩轴的前端凹设有容置腔,所述容置腔的底壁上均匀开设有螺纹槽;所述张拉千斤顶伸缩轴的前端还一体成型有一连接法兰盘,所述连接法兰盘上均匀开设有第一螺纹孔;所述张拉千斤顶的侧壁上利用螺栓固定有位移传感器;所述位移传感器的移动轴朝向张拉千斤顶伸缩轴的前端延伸;固定圆环,所述固定圆环抵接在所述连接法兰盘上,所述固定圆环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一螺纹孔位置对应的第一限位孔;所述固定圆环的侧壁上一体成型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连接在所述位移传感器移动轴的前端;紧固圆环,所述紧固圆环抵接在所述固定圆环上;所述紧固圆环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一限位孔位置对应的第二螺纹孔,所述第二螺纹孔内螺纹连接有紧固螺栓,所述紧固螺栓内端头贯穿所述第一限位孔后螺纹连接在第一螺纹孔;张拉端锚具,所述张拉端锚具后端容置在所述容置腔内,所述张拉端锚具上开设有锚孔,所述锚孔内安装有夹片;所述张拉端锚具上还开设有容置孔,所述容置孔内插接一连接螺栓,所述连接螺栓内端头螺纹连接在所述螺纹槽内。
作为优选,所述固定板上开设有固定槽;所述位移传感器的移动轴插接在所述固定槽内并利用螺母固定在所述固定板上。
作为优选,所述张拉端锚具的外壁贴合在所述容置腔内壁上;所述固定圆环和紧固圆环的内径等于所述容置腔内径。
作为优选,所述螺纹槽、容置孔和连接螺栓的数量为4。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柳州市广路预应力智能设备制造有限公司,未经柳州市广路预应力智能设备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08286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