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组装式智能沙发有效
申请号: | 202022080630.8 | 申请日: | 2020-09-21 |
公开(公告)号: | CN21281539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30 |
发明(设计)人: | 许志坚;刘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适居之家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C17/04 | 分类号: | A47C17/04;A47C3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正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08 | 代理人: | 杨文科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组装 智能 沙发 | ||
本申请涉及一种组装式智能沙发,其包括相互拼接的四个结构板及固定设置于结构板两侧的侧板,四个所述结构板依次分为背板、座板、腿板及脚板,两个所述侧板设置于所述座板两侧以将座板固定,所述腿板上设置有气囊,所述气囊连接有气泵,所述脚板上设置有第一压力传感器,所述气囊上设置有第二压力传感器,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与第二压力传感器电连接有控制电路,所述控制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气泵电连接以在第一压力传感器的感应值大于第二压力传感器的感应值时控制气泵对气囊进行充气。本申请具有提高沙发对人体的腿部和脚部支撑力的均衡效果以进一步提高人体落座于沙发时的舒适度的作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家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组装式智能沙发。
背景技术
沙发是生活中常见的家具,其主要作用是供人坐躺,给人一种休闲舒适的感觉。普通的沙发在人体落座时,人的脚部支撑于地面或沙发的脚板上,而人体的小腿及大腿的一部分都处于悬空状态,这部分的重力全部传导至人体的脚上,这种状态下,人体的脚部与腿部的受力不均衡,使得人体落座于沙发上时的舒适感较低。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沙发存在有对人体的腿部和脚部的支撑力不均衡而导致舒适度较低的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提高沙发对人体的腿部和脚部支撑力的均衡效果以进一步提高人体落座于沙发时的舒适度,本申请提供一种组装式智能沙发。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组装式智能沙发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组装式智能沙发,包括相互拼接的四个结构板及固定设置于结构板两侧的侧板,四个所述结构板依次分为背板、座板、腿板及脚板,两个所述侧板设置于所述座板两侧以将座板固定,所述腿板上设置有气囊,所述气囊连接有气泵,所述脚板上设置有第一压力传感器,所述气囊上设置有第二压力传感器,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与第二压力传感器电连接有控制电路,所述控制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气泵电连接以在第一压力传感器的感应值大于第二压力传感器的感应值时控制气泵对气囊进行充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第一压力传感器对脚板受到来自人体脚部的压力进行检测感应并将感应信号向控制电路传输,由第二压力传感器对气囊受到来自人体脚部的压力进行检测感应并将感应信号向控制电路传输,在第一压力传感器的感应值大于第二压力传感器的感应值时控制气泵对气囊进行充气,气囊将人体的腿部抬升直至人体的腿部和人体的脚部受到相对均衡的支撑力,由此提高人体在沙发上的舒适度。
优选的,所述控制电路包括比较器及三极管,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电连接于所述比较器的同相输入端,所述第二压力传感器电连接于所述比较器的反相输入端,所述比较器的输出端电连接于所述三极管的基极,所述三极管的集电极与所述气泵电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正常状态下,脚板不受压力且气囊也不受压力,第一压力传感器检测到的压力信号与第二压力传感器检测到的感应信号都接近于0,此时控制电路处于常断状态,当人体落座于沙发上时,人体的脚部踩踏于搅拌上,脚板受到的压力值大于气囊受到的压力值,即第一压力传感器向比较器同相输入端输送的信号值大于第二压力传感器向比较器反相输入端输送的信号值,此时控制电路导通,气泵向气囊充气,气囊膨胀并将人体的腿部抬升,人体的腿部对气囊的压力增大,而人体的脚部对脚板的压力减小,当脚板受到的压力不大于气囊受到的压力时,第一压力传感器的信号值与第二压力传感器的信号值相近,控制电路断开,此时人体的腿部与脚部受到相对均衡的支撑力且保持稳定。
优选的,所述结构板沿自身长度方向的两个侧边分别设置有第一连接部及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开设有连接槽,所述结构板的第一连接部与相邻的结构板的连接槽插接配合,相互配合的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通过连接件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结构板的形状结构相同且通过连接件相互拼接,沙发的加工生产和组装都相对简单,使得沙发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适居之家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适居之家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08063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