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液压切筋自动除废料机有效
申请号: | 202022079817.6 | 申请日: | 2020-09-19 |
公开(公告)号: | CN21343486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5 |
发明(设计)人: | 于明涛;章圣武;杨洋;原宗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威海银创微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2C18/14 | 分类号: | B02C18/14;B02C18/18;B02C18/22;B02C23/08;B07B1/10;F16F15/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42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液压 自动 废料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液压切筋自动除废料机,包括机身、进料口和减震底座,减震底座顶端与机身底面一侧连接,机身顶端一侧设置进料口,机身内壁设置切割组件和以及设置在切割组件下方的滑动组件,切割组件包括第一切刀、第二切刀、第一电机、第二电机、第一转动轴和第二转动轴,第一电机通过第一转动轴与第一切刀连接,第二电机通过第二转动轴与第二切刀连接,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设置在机身一端,滑动组件包括第三电机、第四电机、第一传送带、第二传送带、第三转动轴、第四转动轴、第三电机一端与第三转动轴连接,第四电机一端与第四转动轴连接,第三转动轴穿设出第一传送带与机身连接,通过切割组件与滑动组件完成清除废料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机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液压切筋自动除废料机。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机械领域发展的越来越快,人们的生活离不开各种各样的机械生产的东西,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生活中各种各样的小材料随处可见,最常见就是我们经常使用电子产品中的半导体材料,半导体是一种电导率在绝缘体至导体之间的物质,其电导率容易受控制,可作为信息处理的元件材料,从科技或是经济发展的角度来看,半导体非常重要,很多电子产品,如计算机、移动电话、数字录音机的核心单元都是利用半导体的电导率变化来处理信息,半导体在加工的过程中需要用到自动除废料的机器,将废弃的材料进行加工利用,节约成本。
现在的自动除废料机组要包括切割组件和接料桶组成,通过切割组件对废料进行切割,然后切割好的废料经过人工进行分类与整理,使得废料能够二次利用,节约加工的成本。
现在的自动除废料机通过切割组件对进行切割,经过人工进行分类与整理,费时费力,有可能出现安全事故,不能自主的进行分类,增加员工的劳动力,使得生产效率降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液压切筋自动除废料机,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不能自主分类,增加员工的劳动力,使生产效率降低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液压切筋自动除废料机,包括机身、进料口和减震底座,所述减震底座顶端与所述机身底面一侧连接,所述机身顶端一侧设置所述进料口,所述机身内壁设置切割组件和以及设置在所述切割组件下方的滑动组件。
所述切割组件包括第一切刀、第二切刀、第一电机、第二电机、第一转动轴和第二转动轴,所述第一电机通过所述第一转动轴与所述第一切刀连接,所述第二电机通过所述第二转动轴与所述第二切刀连接,所述第一电机和所述第二电机设置在所述机身一侧。
所述滑动组件包括第三电机、第四电机、第一传送带、第二传送带、第三转动轴、第四转动轴、第一连接块和第二连接块,所述第三电机通过所述第一连接块与所述第三转动轴连接,所述第四电机通过所述第二连接块与所述第四转动轴连接,所述第三转动轴两端穿设出所述第一传送带与所述机身侧面连接,所述第四转动轴两端穿设出所述第二传送带与所述机身侧面连接。
优选的,所述机身内部下表面一侧设置接料组件,所述接料组件包括第一接料桶和第二接料桶,所述第一接料桶一侧设置所述第二接料桶,所述第一接料桶一侧设置有第一挡料板,所述第二接料桶一侧设置有第二挡料板,所述第一挡料板底端与所述机身内部下表面一侧连接,所述第一挡料板顶端设置在所述第一传送带出料口下方,所述第二挡料板底端与所述机身内部下表面一侧连接,所述第二挡料板顶端设置在所述第二传送带出料口下方。
优选的,所述进料口一端设置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底端与所述机身连接。
优选的,所述减震底座包括第一连接块、第一固定块、弹性组件和支腿,所述支腿顶端与所述第一连接块连接,所述第一连接块顶端与所述第一固定块连接,所述第一固定块内部两侧设置弹性组件,所述弹性组件包括弹簧、第二连接块和第二固定块,所述弹簧顶端与所述第一固定块内部上表面连接,所述弹簧环设在所述第二连接块,所述第二连接块底端与所述第二固定块连接,所述第二固定块底部与所述第一固定块内部下表面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威海银创微电子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威海银创微电子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07981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SIS系统的智能安全锁
- 下一篇:光感网关及远程监控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