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耐高温耐磨的缝纫线有效
申请号: | 202022077433.0 | 申请日: | 2020-09-21 |
公开(公告)号: | CN21332803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1 |
发明(设计)人: | 吴小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泉州市富嘉轻工纺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2G3/46 | 分类号: | D02G3/46;D02G3/44;D02G3/04;D02G3/3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2000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耐高温 耐磨 缝纫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耐高温耐磨的缝纫线,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缝纫线本体、线芯、外包纱层和复合层,所述缝纫线本体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复合层,所述复合层的内部固定连接有裹油层,所述复合层的内部通过裹油层固定连接有耐磨层,所述耐磨层的内部设有编织网层,所述耐磨层通过编织网层固定连接有耐热层,所述外包纱层位于缝纫线本体的内侧,所述外包纱层的内部横向位置设有第一合成材料,所述外包纱层的内部竖向位置设有第二合成材料,所述外包纱层的内部位于第一合成材料与第二合成材料的两侧固定连接有第四合成材料,通过在耐磨层的作用下,编织网层与耐热层和外包纱层连接结实耐用,且使用寿命才能更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缝纫线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耐高温耐磨的缝纫线。
背景技术
缝纫线即为针织衣物制品所需的线,缝纫线按原料可分为天然纤维、合成纤维缝纫线及混合缝纫线三大类。随着涤纶工业的发展,缝纫线用纯涤纶纤维作为其原料的越来越多。
然而,大多数缝纫线主要用的棉线揉搓而成,但是单用棉线制作缝纫线本身就存在一定的问题,既耐温性差,且寿命短不耐磨易断,往往导致制造出的产品有瑕疵。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背景技术中提到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耐高温耐磨的缝纫线,以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到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耐高温耐磨的缝纫线,包括缝纫线本体、线芯、外包纱层和复合层,所述缝纫线本体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复合层,所述复合层的内部固定连接有裹油层,所述复合层的内部通过裹油层固定连接有耐磨层,所述耐磨层的内部设有编织网层,所述耐磨层通过编织网层固定连接有耐热层,所述外包纱层位于缝纫线本体的内侧,所述外包纱层的内部横向位置设有第一合成材料,所述外包纱层的内部竖向位置设有第二合成材料,所述外包纱层的内部位于第一合成材料与第二合成材料的两侧固定连接有第四合成材料,所述第一合成材料与第二合成材料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三合成材料,所述外包纱层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线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缝纫线本体的外侧设置复合层,可以对缝纫线本体的内部进行耐磨耐热起到保护作用,通过在缝纫线本体内侧设置外包纱层,可以强化缝纫线本体的强度与韧性,通过在外包纱层的内部设置线芯,可以使缝纫线变的更加结实。
较佳的,所述第一合成材料具体采用涤纶短纤维,所述第二合成材料具体采用的是棉纤维,且第一合成材料与第二合成材料交织成网状,所述第三合成材料具体采用的是高硅氧纤维,且第三合成材料呈六边形状分布在第一合成材料与第二合成材料之间,所述第四合成材料具体采用的是维纶纤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交织的第一合成材料与第二合成材料,可以保障缝纫线本体保证强度和耐磨度,通过在第一合成材料与第二合成材料之间添加第三合成材料可以对缝纫线本体进行强化,由于第四合成材料线迹平稳,可以增加缝纫线本体的稳定性。
较佳的,所述线芯包括长丝和填充物,且填充物位于长丝的外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线芯可以使缝纫线本体具有轴心,通过轴心来制作缝纫线本体,使缝纫线本体更结实。
较佳的,所述耐热层具体采用的是硅橡胶构成。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耐热层可以提高缝纫线本体的耐高温能力。
较佳的,所述编织网层具体采用涤纶树脂构成的平面纤丝。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编织网层可以增强缝纫线本体的结实度。
较佳的,所述耐磨层具体采用高分子聚乙烯构成。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耐磨层可以强化缝纫线本体的耐磨能力。
较佳的,所述裹油层具体为甲基硅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泉州市富嘉轻工纺织有限公司,未经泉州市富嘉轻工纺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07743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薄壁墩高空作业组合平台
- 下一篇:一种实验室污水处理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