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具有红外增透效果的激光直写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2022076982.6 | 申请日: | 2020-09-21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32183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8 |
| 发明(设计)人: | 姜波;赵忠尧 | 申请(专利权)人: | 锐驰智光(苏州)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S7/481 | 分类号: | G01S7/481 |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谱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57 | 代理人: | 孙红颖 |
| 地址: | 215505 江苏省苏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红外 效果 激光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具有红外增透效果的激光直写结构,所述激光直写结构由玻璃基底和微纳米结构组成,多个所述微纳米结构以预定间隔阵列设置在所述玻璃基底外表面上,所述微纳米结构具有预定深度,其表面低于所述玻璃基底的外表面。本实用新型可在激光雷达发射常用的红外波长激光时,起到增加透射的效果,可进一步提高激光雷达的探测性能并降低激光雷达系统的制造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学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红外增透效果的激光直写结构。
背景技术
对于激光雷达的外罩来说,要保证在激光雷达的红外波段工作波长,如905nm和1550nm,具有双方向良好的光学的透过率。这样可以保证激光雷达所发出的探测光和接收回来的反射光都不被衰减,从而实现激光雷达的高效率工作。目前,通常采用单面镀膜的方法来增加激光雷达外罩在激光雷达工作波长的透过率,但其增透效果有限且无法做到双向增透,进而对激光雷达性能的进一步提高造成了限制,而且镀膜表面强度不高,极易被划伤,影响透过率。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具有红外增透效果的激光直写结构,该激光直写结构,可对激光雷达常用的红外波长可以起到增加透射的效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具有红外增透效果的激光直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光直写结构由玻璃基底和微纳米结构组成,多个所述微纳米结构以预定间隔阵列设置在所述玻璃基底外表面上,所述微纳米结构具有预定深度,其表面低于所述玻璃基底的外表面。
进一步地,所述微纳米结构为预定尺寸和深度的激光烧蚀坑。
进一步地,所述微纳米结构为正方形,正方形边长为50-95微米,刻蚀结构深度为10-15微米。
进一步地,多个所述微纳米结构阵列排布周期为70-115微米。
进一步地,所述激光直写结构设置于激光雷达外罩外表面上。
进一步地,所述激光雷达外罩设置于激光雷达前方,所述激光雷达的发射波长至少包括905和1550n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中的微纳米结构可对激光雷达常用的红外波长可以起到增加透射的效果,可进一步提高激光雷达的探测性能并降低激光雷达系统的制造成本。另外,设有微纳米结构的激光直写结构表面强度高,不易被划伤,可避免表面损伤对透过率的影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有红外增透效果的激光直写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微纳米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光学透过率效果图。
其中:1-玻璃基底、2-微纳米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本申请文件中的上、下、左、右、内、外、前端、后端、头部、尾部等方位或位置关系用语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而建立的。附图不同,则相应的位置关系也有可能随之发生变化,故不能以此理解为对保护范围的限定。
本实用新型中,术语“安装”、“相连”、“相接”、“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也可以是一体地连接,也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可以相互通信,也可以是直接连接,也可以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连接,可以是两个元器件内部的联通,也可以是两个元器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锐驰智光(苏州)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锐驰智光(苏州)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07698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非开挖式微型桩群/束桩板墙支护结构
- 下一篇:一种锁扣竹盖子及其保鲜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