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线轮低阻力出线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2076694.0 | 申请日: | 2020-09-21 |
公开(公告)号: | CN21336949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8 |
发明(设计)人: | 黎东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市西赛德渔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K89/015 | 分类号: | A01K89/015 |
代理公司: | 杭州凌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316 | 代理人: | 王琼 |
地址: | 315112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线轮低 阻力 出线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线轮低阻力出线结构,包括旋转壳体及与该旋转壳体相邻设置的绕线部,其中,该旋转壳体上绕设有调整槽,该绕线部的外端面上设置有凸缘;其中,该绕线部包括绕线槽及分别设置在该绕线槽两侧的第一减阻结构和第二减阻结构。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减阻结构和第二减阻结构的设置,在鱼线相对于线轮被抛出时,线轮两侧的鱼线会和线轮侧壁发生摩擦,通过两个减阻结构设置,能够有效降低鱼线与线轮侧壁的摩擦力,即减小鱼线的出线阻力,保证鱼饵抛出更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钓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线轮低阻力出线结构。
背景技术
鱼线轮是海钓杆中的核心部件,对于钓友的钓鱼体验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抛竿过程中,需要将鱼线轮上缠绕的鱼线尽量往远处抛出,只有达到足够的距离才能提高中鱼的概率。在现有海钓杆抛线的过程中,鱼线轮与吊杆主体以及与缠绕在线轮上的鱼线都会产出摩擦,进而,会降低鱼线抛出的距离。
因此,发明一种线轮低阻力出线结构显得非常必要。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线轮低阻力出线结构,以解决现有鱼线轮抛出鱼线时受摩擦影响而降低鱼饵抛出距离的问题。一种线轮低阻力出线结构,包括旋转壳体及与该旋转壳体相邻设置的绕线部,其中,该旋转壳体上绕设有调整槽,该绕线部的外端面上设置有凸缘;其中,该绕线部包括绕线槽及分别设置在该绕线槽两侧的第一减阻结构和第二减阻结构;所述第一减阻结构包括第一斜面、与该第一斜面上端交接的第一弧形凸起及位于该第一弧形凸起外侧且高处第一弧形凸起的第二弧形凸起,该第一弧形凸起与该第二弧形凸起之间设置有过渡弧形槽。
所述第二减阻结构包括第二斜面及位于该第二斜面上端的过渡圆弧。
所述旋转壳体中部贯设有旋转滑孔,该旋转滑孔内开设与润滑脂存储槽。
所述旋转滑孔的端口外围环绕设有凹凸槽,且相邻两个该凹凸槽的棱边为设有圆弧倒角。
所述调整槽底层嵌设有磁性片,可在调整槽内拆卸式吸附有配置块或环绕卡设有配重环。
所述旋转壳体设置为利于空气流动的梭型。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减阻结构和第二减阻结构的设置,在鱼线相对于线轮被抛出时,线轮两侧的鱼线会和线轮侧壁发生摩擦,通过两个减阻结构设置,能够有效降低鱼线与线轮侧壁的摩擦力,即减小鱼线的出线阻力,保证鱼饵抛出更远。
2.本实用新型的调整槽的设置,能够调整线轮整体的平衡性,保证运转的稳定性,较小运转振动和噪音的产生,而且,将线轮调整至合适的重量,保证线轮旋转圈数。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3是图2中A处的放大图。
图4是图2中B处的放大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的旋转滑孔和凹凸槽的示意图。
图中:
10-旋转壳体,20-绕线部,21-绕线槽,22-第一减阻结构,221-第一斜面,222-第一弧形凸起,223-过渡弧形槽,224-第二弧形凸起,23-第二减阻结构,231-第二斜面,232-过渡圆弧,30-调整槽,40-凸缘,50-旋转滑孔,60-凹凸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
如附图1至附图5所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市西赛德渔具有限公司,未经宁波市西赛德渔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07669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充电笔笔管注塑模具
- 下一篇:一种可扩展控制器壳体及可扩展控制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