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消防排烟窗的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2076235.2 | 申请日: | 2020-09-21 |
公开(公告)号: | CN21335989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4 |
发明(设计)人: | 陆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红星美凯龙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6B5/16 | 分类号: | E06B5/16;E06B3/32;E05F15/603;E06B3/66;E06B3/263 |
代理公司: | 上海骁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315 | 代理人: | 赵峰 |
地址: | 200040 上海市静安区灵***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消防 排烟窗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消防排烟窗的结构,涉及建筑消防排烟设备技术领域,包括内开窗组件、外开窗组件、龙骨框架和墙体,所述龙骨框架设置于所述墙体的下端面,所述墙体开设有排烟口;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安装方便、智能化程度高、便于抢救等特点,且具有智能化程度高、应急效应强的优点;通过设置的消防联动控制箱通过同步器同时驱动两台电动开窗机打开排烟窗排出浓烟,达到人员逃生和火源易发现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领域,尤其涉及消防排烟技术,具体为一种消防排烟窗的结构。
背景技术
建筑消防设施是保证建筑物消防安全和人员疏散安全的重要设施,为了合理设计建筑防烟、排烟系统,保证施工质量,规范验收和维护管理,减少火灾危害,保护人身和财产安全,住建部发布了GB51251-2017《建筑防烟排烟系统技术标准》,其中对建筑排烟系统提出了标准要求。标准中对厂房、仓库的自然排烟窗设置提出了明确要求,当设置在屋顶时,自然排烟窗应在屋面均匀设置且宜采用自动控制方式开启;当屋面斜度小于等于12°时,每200㎡的建筑面积应设置相应的自然排烟窗;当屋面斜度大于等于12°时,每400㎡的建筑面积应设置相应的自然排烟窗。
现有技术中的高位窗单靠人力触及不到;而且窗户太重,开启或关闭费力,手动开关不便,基于此,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消防排烟窗的结构,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消防排烟窗的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消防排烟窗的结构,包括内开窗组件、外开窗组件、龙骨框架和墙体,所述龙骨框架设置于所述墙体的下端面,所述墙体开设有排烟口;
内开窗组件,所述内开窗组件包括前窗体、后窗体、方管、防火玻璃、U型钢和第一立柱;所述方管对称设有两个所述U型钢,两个所述U型钢之间卡住有所述防火玻璃,每个所述U型钢内部固定设有胶垫,所述胶垫远离所述U型钢的一端和所述防火玻璃相接触,若干根所述第一立柱的上端设置于所述龙骨框架的下端面,每根所述第一立柱的下端和所述方管的一端相连;所述前窗体包括背板、第一立柱、第一窗框和第一电动开窗机;相邻两根所述方管之间相对设置有所述第一窗框,两个所述第一窗框下端面连接有三角装饰条,所述三角装饰条远离所述第一窗框的一端和所述防火玻璃相连,两个所述第一窗框相对设有两个第一角钢,所述其中一个第一角钢固定设置有第一合页的固定部,所述第一合页的旋转部和所述背板的一端相连,所述背板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一电动开窗机的一端相连,所述第一电动开窗机的另一端设置于所述其中另一个第一角钢;所述后窗体包括窗扇、透明结构胶、第二电动开窗机和第二窗框;所述方管的下端固定设置有第二立柱,每块所述第二立柱对称设置有第二窗框,每个所述第二窗框的上端通过第二角钢和所述方管相连,所述其中一个第二窗框的下端固定设置有第二合页的固定部,所述第二合页的旋转部和所述窗扇的一端相连,所述窗扇的下端面通过透明结构胶粘结有双钢化中空玻璃,所述窗扇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二电动开窗机的一端相连,所述第二电动开窗机的另一端设置于所述其中另一个第二角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红星美凯龙建筑设计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红星美凯龙建筑设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07623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挂篮可伸缩的横梁
- 下一篇:一种红外线自动定位的焊接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