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骨科手术的拉钩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2073612.7 | 申请日: | 2020-09-21 |
公开(公告)号: | CN21369703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16 |
发明(设计)人: | 满孝旭;杜君;秦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满孝旭 |
主分类号: | A61B17/02 | 分类号: | A61B17/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7000 山东省枣庄***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骨科 手术 拉钩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用于骨科手术的拉钩结构,包括握杆,所述握杆上方的一端设置有横杆,所述握杆的另一端设置有护套,所述横杆上方的中部设置有第一连杆,所述第一连杆的一侧设置有第一拉杆,所述横杆上靠近第一连杆的两侧均设置有第二连杆,所述第二连杆的一侧均设置有第二拉杆,所述第二拉杆和第一拉杆下端的一侧均设置有防滑纹,所述握杆上靠近护套的一侧设置有拉环。通过在握杆上设置拉环,便于增大装置的施力点,使前端的拉杆更容易操作,通过在握杆的后端设置护套和凸块,便于增大护套和医务人员手掌之间的摩擦力,利于握持,防止装置滑落,同时护套内部设置吸汗型海绵层,便于提高装置吸湿除汗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用于骨科手术的拉钩结构。
背景技术
在骨科临床医疗活动中,骨科手术拉钩是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中常用的一种基本医疗器械,用于在手术过程中牵拉切口周围的皮下组织、肌肉、肌腱、筋膜或韧带等,以充分暴露手术视野,提高手术质量。
目前现有的骨科手术的拉钩在使用的过程中,由于手术中占有血液,较容易滑落,出现安全隐患,并且现有的拉钩都是单个的拉钩,使得在手术时拉开不够充分,影响手术效果。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用于骨科手术的拉钩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骨科手术的拉钩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骨科手术的拉钩结构,包括握杆,所述握杆上方的一端设置有横杆,所述握杆的另一端设置有护套,所述横杆上方的中部设置有第一连杆,所述第一连杆的一侧设置有第一拉杆,所述横杆上靠近第一连杆的两侧均设置有第二连杆,所述第二连杆的一侧均设置有第二拉杆,所述第二拉杆和第一拉杆下端的一侧均设置有防滑纹,所述握杆上靠近护套的一侧设置有拉环。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拉杆上方的一侧设置有照明灯,所述第一连杆下方靠近横杆和握杆的一侧设置有直角支撑板。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横杆的内部靠近第二连杆的下方均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内部均设置有丝杆,所述第二连杆的底部均设置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均在丝杆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横杆两端的外侧均设置有转盘,所述丝杆的一端均贯穿横杆和转盘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拉环内部的一侧设置有橡胶垫。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护套的表面均设置有若干凸块,所述护套的内部设置有吸汗型海绵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在横杆上设置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的前端连接第一拉杆和第二拉杆,第二连杆下均设置有丝杆、固定块和转盘,通过转动两侧的转盘,调节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之间的距离,同时也调节了第二拉杆和第一拉杆之间的距离,便于根据手术的需要调整第二拉杆,从而使得手术视野开阔,同时利用两侧第二拉杆的配合,避免了单个拉钩钩取时,造成患者伤口周围皮肉的撕裂。
2、通过在握杆上设置拉环,便于增大装置的施力点,使前端的拉杆更容易操作,通过在握杆的后端设置护套和凸块,便于增大护套和医务人员手掌之间的摩擦力,利于进行握持,防止装置滑落,同时护套内部设置吸汗型海绵层,便于提高装置吸湿除汗的效果,通过在第一拉杆一侧的顶端设置照明灯,便于在手术较深的位置,可打开照明灯,照亮手术视野,提高手术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用于骨科手术的拉钩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种用于骨科手术的拉钩结构的正视剖面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满孝旭,未经满孝旭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07361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建筑工程用稳定性好的安全警示装置
- 下一篇:一种驱蚊窗帘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