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CT引导穿刺的可调角度支架有效
申请号: | 202022073491.6 | 申请日: | 2020-09-21 |
公开(公告)号: | CN21382164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30 |
发明(设计)人: | 姚鑫;赵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天津市南开医院);天津安莱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17/34 | 分类号: | A61B17/34 |
代理公司: | 天津展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2221 | 代理人: | 刘红春 |
地址: | 300000***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ct 引导 穿刺 可调 角度 支架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CT引导穿刺的可调角度支架,涉及CT引导穿刺辅助设备领域,可调角度支架包括夹子、连接杆以及导向机构,夹子和导向机构分别与连接杆的两端相连接,其中导向机构包括竖向调节组件、水平调节组件以及可拆卸的导针块,仅需单次CT扫描则能够同时确定进针平面、进针点、进针角度三个重要参数;夹子夹持在床体上,则能够随CT床同步运行;而支架配备一次性使用的可拆卸的导针块,在确保为穿刺提供稳定支撑的同时,有效兼顾了无菌操作原则。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CT引导穿刺辅助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CT 引导穿刺的可调角度支架。
背景技术
CT引导穿刺技术广泛用于肺、肝、脾、胰腺等部位的穿刺活检和射频消融治疗中,其优势在于可以相对精确的定位进针平面和进针点。但是进针角度的判断和穿刺针稳定性的控制仍然是需要解决的难点,而角度和稳定性是确保快速穿刺成功的关键因素,实际工作中角度判断需要操作者丰富的经验,术者为提高进针过程的稳定性,也会采用手辅助进针的办法,导致术者会接受到不必要的X线辐射。在确定进针平面、进针点以及进针角度的过程中,往往需要对患者进行至少3次CT扫描,以不断的进行调整,患者受到了更大剂量的X线照射。
现有的CT导航系统是一种CT介入手术导航设备,如:Robio EX系统,大都跟随Siemens、Philips等国外大品牌CT机器销售,价格多在百万级别,大型的三级医院都很难配备该设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CT引导穿刺的可调角度支架。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用于CT引导穿刺的可调角度支架,包括夹子、连接杆以及导向机构,夹子和导向机构分别与连接杆的两端相连接,导向机构包括竖向调节组件、水平调节组件以及可拆卸的导针块,竖向调节组件包括卡座以及半球形的卡板,卡座与连接杆的一端相连接,卡板与卡座滑动连接,卡板上标设有第一刻度部,水平调节组件包括固定盘以及与固定盘同轴转动的转盘,固定盘与卡板垂直固定连接,固定盘上刻设有第二刻度部。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优选地,转盘的中部设有定位块,定位块上开设有前后贯通的T形插槽,导针块与T形插槽相适配。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优选地,导针块的上端面开设有与穿刺针相适配的定位槽,导针块的内部设有多组吸引穿刺针的永磁铁柱。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优选地,卡座上开设有与卡板相适配的圆弧卡槽,卡板的下端与圆弧卡槽滑动连接,卡座的侧面设有抵住卡板的定位螺栓。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优选地,固定盘上设有气泡水平仪。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优选地,卡座通过万向节与连接杆相连接。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优选地,连接杆包括多组铰接连接的连接节。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仅需单次CT扫描则能够同时确定进针平面、进针点、进针角度三个重要参数;
(2)夹子夹持在床体上,则能够随CT床同步运行;
(3)支架配备一次性使用的导针块,在确保为穿刺提供稳定支撑的同时,有效兼顾了无菌操作原则。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导向机构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导向机构的俯视结构示意图,此时导针块尚未插入T形插槽内。
图4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导针块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天津市南开医院);天津安莱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天津市南开医院);天津安莱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07349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有抽拉式压嘴的乳液瓶
- 下一篇:双锁体控制型智能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