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风扇有效
| 申请号: | 202022072131.4 | 申请日: | 2020-09-18 |
| 公开(公告)号: | CN21354086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5 |
| 发明(设计)人: | 谭新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谭新亮 |
| 主分类号: | F04D33/00 | 分类号: | F04D33/00;F04D25/08;F04D29/70;F04D29/00;F04D29/40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华勤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426 | 代理人: | 赵品健 |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风扇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风扇,包括底座部和风扇部,风扇部与所述底座部可转动连接,风扇部内具有摇摆式送风结构;所述底座部与所述风扇部啮合连接,其中风扇部上的齿部为动齿轮,底座部上、与所述动齿轮啮合的齿轮为定齿轮,所述动齿轮带动所述风扇部绕所述定齿轮转动,所述风扇部固设有驱动所述动齿轮转动的动力源。本实用新型的风扇部和底座部可转动的连接,风扇部具有侧向出风结构,其送风源采用摇摆式送风结构,该摇摆式送风结构类似蒲扇扇风效果,其发出的风为弱风且无噪音,应用于如婴儿床、弱风应用环境效果非常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风扇。
背景技术
扇子最早出现在我国,以蒲扇为主,之后有折扇、竹扇、绢扇、羽扇、葵扇和麦秆扇,不管怎样,传统扇子总的扇风原理都是扇叶往复运动。这种往复运动所产生的风类似于自然的阵风,使受风者感觉舒适,但缺点是自己给自己扇风,会增加自己能量消耗,也就是会增加自己的热量和温度,所以凉快感不是很强。
1830年,一个叫詹姆斯·拜伦的美国人从钟表的结构中受到启发,发明了一种可以固定在天花板上,用发条驱动的机械风扇。在此基础上电风扇全球很快普遍使用,并且功能越来越强大。
而在一些场景中,需要应用到弱风,如婴儿床。
因此,有必要研发一种蒲扇结构的风扇来提供弱风。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了一种电风扇,设计该电风扇的目的是功耗小、送风为非强劲风以及风向为发散式送风。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方案来实现: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电风扇,包括:
底座部;
风扇部,与所述底座部可转动连接,其内具有摇摆式送风结构;
所述底座部与所述风扇部啮合连接,其中风扇部上的齿部为动齿轮,底座部上、与所述动齿轮啮合的齿轮为定齿轮,所述动齿轮带动所述风扇部绕所述定齿轮转动,所述风扇部固设有驱动所述动齿轮转动的动力源。
更进一步的,所述底座部为盘体结构,其盘面中心部固定所述定齿轮,所述定齿轮具有通孔,所述底座部包括:
底座下盖,其底面设有多个防滑柱;
底座上盖,盖接于所述底座下盖,其盖面上且远离中心区域设置有支撑风扇部底面的滚轮,所述底座上盖的中部设置有轴孔以及设置于所述轴孔内端的风扇部固接片。
进一步的,所述风扇部包括:
壳部,具有底盖和立接于所述底盖上的风扇壳,所述风扇壳为立式壳体,其具有侧进风口和侧出风口;所述底盖下端面中心处设置有连接轴,所述连接轴插设于所述底座部并通过风扇部固接片限定形成防脱结构;
装设于所述侧进风口处的防护网一;
装设于所述侧出风口处的防护网二;
摇摆式送风结构,包括摇摆式送风源,所述摇摆式送风源装设于所述风扇壳内且可转动的连接所述底盖上。
更进一步的,所述摇摆式送风源包括:
风扇叶组件,包括固定于所述壳部内的立式支架、通过轴可转动的连接于所述立式支架一侧的风扇叶,所述风扇叶下端靠近轴接处且与轴接处具有一段距离位置设置有风扇叶槽;
风力源驱动机构,包括固定于所述底盖上的风扇马达,所述风扇马达驱动端连接有偏心轮,所述偏心轮的外端设有偏心轮销,所述偏心轮销插设于所述风扇叶槽。
更进一步的,所述风扇马达驱动偏心轮做圆周方向往复移动,进而驱动所述风扇叶沿所述轴做往复摆动,其摆动后形成的出风向朝向所述侧出风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谭新亮,未经谭新亮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07213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放脱功能的气动折弯成型工装
- 下一篇:一种电池安全检测用针刺测试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