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磁炒锅有效
申请号: | 202022070141.4 | 申请日: | 2020-09-18 |
公开(公告)号: | CN21375772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3 |
发明(设计)人: | 黎伟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顺德区普发特电器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J27/00 | 分类号: | A47J27/00;A47J36/24;A47J36/00 |
代理公司: | 佛山市顺航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743 | 代理人: | 翁子毅 |
地址: | 528305 广东省佛***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磁 炒锅 | ||
一种电磁炒锅,包括炉体以及呈凹状的锅体,所述炉体上设置有与锅体配合的分隔罩,炉体内设置有与分隔罩配合的线圈盘,所述锅体上向外延伸有定位翻边,定位翻边与锅体之间构成的第一定位过渡面;所述炉体上设置有与定位翻边配合的支撑部,支撑部设有与第一定位过渡面定位配合的第二定位过渡面,通过定位翻边平稳压抵在炉体上的支撑部,通过第一定位过渡面与第二定位过渡面相配合后,使锅体在炉体上,以实现锅体与线圈盘之间保持恒定距离,能够防止锅体在使用过程中受轻量外力作用下相对分隔罩来回晃动以及相互碰撞,影响锅体通过切割交变磁力线产生涡流的效果,影响锅体加热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磁炒锅领域,具体是一种电磁炒锅。
背景技术
目前的电磁炒锅结构如附图图1所示,主要结构包括加热炉体以及呈弧形曲面状的锅体,但是加热炉体上设置的分隔罩的上表面面积只能够相吻合在锅底的部分弧形曲面上,又或者锅底的弧度很难与支撑件的弧度相吻合,致使发热件与锅体的距离无法保持恒定,造成加热功率不稳定,又或者炉体在使用过程中,当受外力作用下,炉体会相对分隔罩出现晃动或者相互碰撞,影响炉体通过切割交变磁力线产生涡流的效果,使加热面积相对位置不断发生变化,严重影响加热效果,另外锅体容易撞击支撑件的表面,导致支撑件的损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现有的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合理的一种电磁炒锅,使炉体与锅体轻易相吻合,作用如下:
一、使用时保证炉体与线圈盘的距离保持恒定,因此能保证加热功率按既定功率工作;
二、能保证锅体的稳固性,使用时不会晃来晃去;
三、能保证炉体与支撑部表面的配合距离稳定在设计范围内,不会因操作不当致使锅体撞击损坏分隔罩。
具体实施结构是:
一种电磁炒锅,包括炉体以及呈凹状的锅体,所述炉体上设置有与锅体配合的分隔罩,炉体内设置有与分隔罩配合的线圈盘,所述锅体上向外延伸有定位翻边,定位翻边与锅体之间构成的第一定位过渡面;所述炉体上设置有与定位翻边配合的支撑部,支撑部设有与第一定位过渡面定位配合的第二定位过渡面,通过第一定位过渡面与第二定位过渡面相配合后,使锅体固定在炉体上,以实现锅体与线圈盘之间保持恒定距离,并且二者稳固配合。
所述定位翻边通过一体式或者外接式连接在锅体上,定位翻边与锅体之间形成弧形状或平面状的第一定位过渡面,支撑部对应第一定位过渡面设置有弧形状或平面状的第二定位过渡面。
所述定位翻边通过一体式或者外接连接在锅体上,第一定位过渡面由部分定位翻边和部分锅体相夹形成,支撑部设有由两个不同方向端面相夹形成的第二定位过渡面。
所述支撑部为炉体顶面,所述定位翻边支撑在炉体的顶面上。
所述支撑部包括由炉体顶面沿分隔罩的外周设置的环形凸台组成,所述定位翻边支撑在环形凸台的顶面。
所述支撑部包括若干个由炉体顶面沿分隔罩的外周等间凸起的支撑凸台组成,所述定位翻边支撑在支撑凸台的顶面。
所述锅体的边缘向外延伸有横向翻边,横向翻边的延伸末端向下延伸有定位翻边,定位翻边与横向翻边之间构成的第一定位过渡面。
所述支撑部的顶面呈拱形状或者水平端面状。
所述炉体包括外壳体,外壳体的顶面设有圆形开口,圆形开口处向下延伸有下翻边,下翻边与分隔罩相连接。
所述锅体包括金属材质或陶瓷材质等。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顺德区普发特电器实业有限公司,未经佛山市顺德区普发特电器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07014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水利工程用防冻闸门设备
- 下一篇:一种导向箱式托盘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