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公路边坡支护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2022067665.8 | 申请日: | 2020-09-18 |
| 公开(公告)号: | CN21362562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6 |
| 发明(设计)人: | 许诗松;叶钱湖;钟丽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公路工程监理咨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2D17/20 | 分类号: | E02D17/2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100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公路 支护 结构 | ||
本申请涉及一种公路边坡支护结构,属于边坡支护的领域,包括坡体内插设的锚杆,坡体内插设有套筒,锚杆插设在套筒内,套筒外壁上滑动连接有加强杆,加强杆一端与锚杆相对紧密抵接,另一端伸出套筒外并嵌入坡体内。本申请具有加强公路边坡稳定性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边坡支护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公路边坡支护结构。
背景技术
工路建设中形成的边坡,在遇到雨天或强烈震动时,往往会出现滑坡、崩塌、膨胀或剥落等地质灾害的发生,现在的公路为了尽量少占耕地农田,会跨谷进山行走,对于山区公路,不可避免的穿越隧道,劈山削坡,形成路堑。边坡支护是指为保证边坡及其环境的安全,对边坡采取的支挡、加固与防护措施。
目前现有的公路边坡支护结构,一般采用在坡体侧面将锚杆插入坡体进行简单加固。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锚杆与边坡接触面积较小,存在有对坡体的支撑力较差,稳定性不够的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提高边坡支护的稳定性,本申请提供一种公路边坡支护结构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公路边坡支护结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公路边坡支护结构,包括坡体内插设的锚杆,坡体内插设有套筒,锚杆插设在套筒内,套筒外壁上滑动连接有加强杆,加强杆一端与锚杆相对紧密抵接,另一端伸出套筒外并嵌入坡体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先将套筒嵌入坡体内,再将锚杆插入套筒内,锚杆插入过程中对加强杆施加了挤压力,将加强杆向套筒外侧推出,使得加强杆嵌入坡体之中,间接增大了锚杆与坡体的接触面积,从而使得锚杆与坡体连接更牢固,进而加强支护效果。
优选的,所述套筒侧壁上开设有加强孔,加强孔内固定连接有与加强孔同轴的限位筒,加强杆与限位筒之间设置有滑移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锚杆将加强杆向套筒外侧推出时,限位筒对加强杆的移动方向起到限制作用,使得加强杆沿着限位筒的长度方向滑移,从而便于将加强杆嵌入坡体之中。
优选的,所述滑移组件包括滑块和滑槽,滑块固定连接在加强杆的外壁上,滑槽开设在限位筒的内壁上,滑块与滑槽配合使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锚杆插入过程中对加强杆施加了挤压力,使得加强杆上的滑块沿着滑槽移动,从而便于将加强杆嵌入坡体之中。
优选的,所述加强杆远离锚杆的一端呈锥形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加强杆嵌入坡体的一端与坡体的接触面积变小,使得该端的压强增大,从而便于加强杆嵌入坡体内。
优选的,所述锚杆外壁上设置有向下倾斜的推杆,推杆的一端与锚杆外壁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加强杆靠近锚杆的一端紧密抵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锚杆插入套筒时,利用推杆将加强杆向外推出,由于推杆的端面与加强杆的端面接触较大,使得加强杆受力增大,从而便于将加强杆嵌入坡体之中。
优选的,所述限位筒倾斜设置,且限位筒倾斜的角度与推杆的倾斜角度相同。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限位筒倾斜的角度与推杆的倾斜角度相同,使得推杆的长度方向与限位筒内的加强杆的长度方向相同,增大了加强杆所受推杆施加的压力,从而便于将加强杆嵌入坡体之中。
优选的,所述加强杆靠近锚杆的一端的端面呈倾斜状,且倾斜面的朝向与锚杆进入套筒的方向相反。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加强杆靠近锚杆的一端呈倾斜状,可增大推杆与加强杆的接触面积,便于将加强杆嵌入坡体之中。
优选的,所述套筒上开设有多个浇灌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公路工程监理咨询有限公司,未经杭州公路工程监理咨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06766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快速吸取烟支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用于大米加工的高效筛糠设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