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池极片辊压的除尘机构有效
| 申请号: | 202022067072.1 | 申请日: | 2020-09-18 |
| 公开(公告)号: | CN21325630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5 |
| 发明(设计)人: | 骆浩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兆能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1B45/02 | 分类号: | B21B45/02 |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顾思妍;梁莹 |
| 地址: | 528200 广东省佛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池 极片辊压 除尘 机构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池极片辊压的除尘机构,设置在机座上,并位于传送机构和辊压机构之间;该除尘机构包括防尘罩、扫辊装置、接尘槽和吸尘组件;所述防尘罩与机座连接;扫辊装置包括用于分别清扫电池极片上表面和下表面粉尘的上扫辊组件和下扫辊组件;上扫辊组件和下扫辊组件上下相对设置在机座上,并位于防尘罩内部,上扫辊组件和下扫辊组件之间作为电池极片的除尘工位,除尘工位与传送机构相接;接尘槽与防尘罩连接并位于下扫辊组件下方;所述吸尘组件设置在机座内部并与接尘槽连接。本实用新型电池极片辊压的除尘机构可有效清理附着在电池极片上的粉尘,并避免漂浮的粉尘等杂质对电池极片产生二次污染,从而提高电池极片的生产质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制造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电池极片辊压的除尘机构。
背景技术
随着新能源技术的逐渐成熟,锂电池以其重量轻、储能大、功率大、无污染、寿命长、自放电系数小、温度适用范围宽泛等特点,已在各个领域中得到广泛地应用。目前,锂电池制造业的迅猛发展,其中,电池极片的辊压轧制工序为重要的生产环节。
电池极片的辊压轧制是一个正负极板上电池材料和基材结合压实的过程,其目的在于增加正极或负极材料的压实密度,而电池材料与基材结合强度直接决定了电池的循环寿命。在电池极片辊压轧制过程中,一些电池极片的原材料表面难免会粘附有灰尘,而附着在电池极片上的粉尘会对后续的加工产生不良的影响,会直接影响电池极片的生长质量,从而影响锂电池的品质。因此,如何清理附着在电池极片上的粉尘成为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点与不足,提供一种电池极片辊压的除尘机构;该除尘机构可有效清理附着在电池极片上的粉尘,并避免漂浮的粉尘等杂质对电池极片产生二次污染,从而提高电池极片的生产质量。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电池极片辊压的除尘机构,其特征在于:设置在机座上,并位于传送机构和辊压机构之间;该除尘机构包括防尘罩、扫辊装置、接尘槽和吸尘组件;所述防尘罩与机座连接;所述扫辊装置包括用于分别清扫电池极片上表面和下表面粉尘的上扫辊组件和下扫辊组件;所述上扫辊组件和下扫辊组件上下相对设置在机座上,并位于防尘罩内部,上扫辊组件和下扫辊组件之间作为电池极片的除尘工位,除尘工位与传送机构相接;所述接尘槽与防尘罩连接并位于下扫辊组件下方;所述吸尘组件设置在机座内部并与接尘槽连接。
在上述方案中,本实用新型通过上扫辊组件和下扫辊组件分别清扫电池极片上表面和下表面,可有效清理附着在电池极片上的粉尘,另外,本实用新型设置有防尘罩,而且通过吸尘组件吸附接尘槽内的粉尘,可避免粉尘的漂浮,以防止粉尘等杂质对电池极片产生二次污染,从而提高电池极片的生产质量。
所述上扫辊组件包括上扫辊、上扫辊驱动电机和支架;所述支架设置在机座上,上扫辊驱动电机与支架连接,上扫辊一端与支架连接,另一端与上扫辊驱动电机的输出轴连接,实现上扫辊驱动电机驱动上扫辊转动。
所述下扫辊组件包括下扫辊和下扫辊驱动电机;所述下扫辊驱动电机与支架连接,下扫辊一端与支架连接,另一端与下扫辊驱动电机的输出轴连接,实现下扫辊驱动电机驱动下扫辊转动。
本实用新型还包括用于调节上扫辊和下扫辊之间间距的调节气缸一和调节气缸二;调节气缸一和调节气缸二分别相对设置并与支架连接,调节气缸一的驱动端与上扫辊的一端连接,调节气缸二的驱动端与上扫辊驱动电机连接,实现调节气缸一和调节气缸二同时驱动上扫辊升降以调节上扫辊和下扫辊之间的间距。该设计可使得除尘机构适用于各种厚度的电池极片除尘,从而提高通用性。
所述上扫辊和下扫辊均包括辊体、海绵层和毛刷层;所述海绵层包覆设置在辊体上;所述毛刷层包覆设置在海绵层上。上扫辊和下扫辊的结构设计使得上扫辊和下扫辊与电池极片之间具有弹性清洁的效果,不仅达到更好的清洁功能,而且可对电池极片有一定的保护。
所述上扫辊和下扫辊的长度大于电池极片的宽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兆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东兆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06707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精密金属结构件加工夹持装置
- 下一篇:一种纺织印染用轧辊拆装机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