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单轨双滑相向式的轨道小车轨道有效
申请号: | 202022065475.2 | 申请日: | 2020-09-18 |
公开(公告)号: | CN21332523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1 |
发明(设计)人: | 李建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建波 |
主分类号: | B65G25/06 | 分类号: | B65G25/06 |
代理公司: | 成都三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51 | 代理人: | 成实;饶振浪 |
地址: | 638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单轨 相向 轨道 小车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单轨双滑相向式的轨道小车轨道,包括形成有第一轨道腔和第二轨道腔的轨道本体;所述第一轨道腔和第二轨道腔并排设置,且第一轨道腔和第二轨道腔两侧壁上均相对设置有两条导轨。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有第一轨道腔和第二轨道腔,轨道小车在第一轨道腔内行驶过程中遇到障碍物时,可通过二字轮系或三字轮系换轨到第二轨道腔完成换轨错车,轨道小车即能够实现在一条轨道上相向式直接来回往返行走。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不需要铺设另一条轨道,具有不绕行、高效率、省时、省力、节省成本等特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智能交通轨道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单轨双滑相向式的轨道小车轨道。
背景技术
目前,智能化轨道小车已被应用于载人、物流运输等领域。在现有技术中,轨道小车所采用的轨道都是只有一个轨道腔,小车只能沿轨道腔在一个方向上行驶,当小车错过目的地后将绕行很大一圈才能到达目的地,或者依靠铺设的另一条轨道,在以转轨器控制系统来实现后退返回目的地,因此施工、材料、时间和维护等各种成本非常高昂;如果小车强行后退行走必然和后面的小车撞车造成交通事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具有可以让轨道小车实现相向式行走不绕行的轨道小车轨道。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单轨双滑相向式的轨道小车轨道,包括形成有第一轨道腔和第二轨道腔的轨道本体;所述第一轨道腔和第二轨道腔并排设置,且第一轨道腔和第二轨道腔两侧壁上均相对设置有两条导轨。进一步的,所述导轨上表面设置有上工字轨,导轨下表面设置有下工字轨。所述导轨上下两侧均形成有凹槽,上工字轨和下工字轨均位于凹槽内。
所述轨道本体的横截面呈E型。
本实用新型较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设置有第一轨道腔和第二轨道腔,轨道小车在第一轨道腔内行驶过程中遇到障碍物时,可通过二字轮系或三字轮系换轨到第二轨道腔完成换轨错车,轨道小车即能够实现在一条轨道上相向式直接来回往返行走。
(2)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不需要铺设另一条轨道,具有不绕行、高效率、省时、省力、节省成本等特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在宽度方向上的截面图。
图3为两辆轨道小车在本实用新型上相向行驶错车的示意图。
上述附图中的附图标记为:5—轨道本体,6—第一轨道腔,7—第二轨道腔,8—导轨,9—下工字轨,10—凹槽,11—齿条,12—轨道小车,13—上工字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并不限于此。
实施例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单轨双滑相向式的轨道小车轨道,其包括轨道本体5,该轨道本体5的横截面呈E型;所述轨道本体5上形成有第一轨道腔6和第二轨道腔7,且第一轨道腔6和第二轨道腔7两侧壁上均相对设置有两条导轨8,导轨8沿轨道本体5的长度方向设置。
使用时,轨道小车12的轮系组安装于其中一个轨道腔内,其两侧的支重轮则分别安装在该相对应设置的两条导轨8上,行驶时支重轮沿导轨8滚动。
作为另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导轨8上表面设置有上工字轨13,导轨8下表面设置有下工字轨9。在此种结构下,轨道小车12的支重轮上则需设置有轮缘,支重轮则卡在工字轨上。
作为另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导轨8上下两侧均形成有凹槽10,上工字轨13和下工字轨9均位于凹槽10内。安装时,轨道小车12的支重轮则位于凹槽10内,使轨道小车12行驶更稳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建波,未经李建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06547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汽车手柄的喷漆工装
- 下一篇:电力设备的带电检修维护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