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双头螺柱及具有其的车辆有效
申请号: | 202022065275.7 | 申请日: | 2020-09-18 |
公开(公告)号: | CN21409265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31 |
发明(设计)人: | 汪彪;李后乐;张龙;张旭光;汪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宁波远景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B35/04 | 分类号: | F16B35/04;F16B33/02;F16B25/00;F16B23/00 |
代理公司: | 上海波拓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64 | 代理人: | 孙燕娟 |
地址: | 310051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双头螺柱 具有 车辆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双头螺柱及具有其的车辆,包括包括第一螺柱、第二螺柱、导向扳拧及法兰,所述法兰设置于所述第一螺柱与第二螺柱之间,所述导向扳拧设置于所述第一螺柱远离所述法兰的一端;所述第一螺柱上设置有用于与螺母结合的公制螺纹;所述第二螺柱上设置有自攻螺纹。其优点在于:可以减小汽车后尾灯壳体限位孔直径,使钣金固定时不易受力变形,同时增加灯具与钣金之间的密封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内外饰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双头螺柱及具有其的车辆。
背景技术
汽车后尾灯往往都是通过自带螺柱穿过车身钣金用螺母紧固。所述自带螺柱指的是双头螺柱,即一端拧入灯具壳体,一端外漏后通过螺母与钣金紧固。一端在拧入灯具壳体部分时,是通过套筒与螺柱中部法兰面在一定力矩下将其拧入。
现有这种操作方式方法会存在一种缺陷,由于需要给套筒工具留有合适的工作空间,所以后尾灯壳体上的限位孔会因为套筒外径尺寸而设计的很大;而限位孔加大后,便会造成灯具与钣金固定时密封不严,同时容易造成钣金件受力凹陷到限位孔内,造成变形。
所以目前急需一种可以减小壳体限位孔直径、减少套筒深度的新型双头螺柱。
前面的叙述在于提供一般的背景信息,并不一定构成现有技术。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头螺柱及具有其的车辆,该双头螺柱可以减小汽车后尾灯壳体限位孔直径,使钣金固定时不易受力变形,同时增加灯具与钣金之间的密封性。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双头螺柱,所述双头螺柱包括第一螺柱、第二螺柱、导向扳拧及法兰,所述法兰设置于所述第一螺柱与第二螺柱之间,所述导向扳拧设置于所述第一螺柱远离所述法兰的一端。
进一步地,所述导向扳拧为外导向扳拧或内导向扳拧。
进一步地,所述导向扳拧为四角导向扳拧、六角导向扳拧或十二角导向扳拧。
进一步地,所述法兰呈圆形、四角形、六角形或十二角形。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螺柱上设置有用于与螺母结合的公制螺纹。
进一步地,所述公制螺纹为公称直径范围在M4-M6的普通粗牙螺纹。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螺柱上设置有自攻螺纹。
进一步地,所述自攻螺纹的攻丝直径为4.5mm-7.5mm。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螺柱、所述第二螺柱、所述法兰及所述导向扳拧为一体成型结构。
一种车辆,包括上述任意一项所述双头螺柱。
本实用新型的双头螺柱,可以减小汽车后尾灯壳体限位孔直径,使钣金固定时不易受力变形,同时增加灯具与钣金之间的密封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双头螺柱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双头螺柱安装于灯具壳体上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提供的双头螺柱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涉及的附图标记和组成部分如下所示:
100、双头螺柱
110、第一螺柱
120、第二螺柱
200、灯具壳体
300、壳体限位孔
10、导向扳拧
20、公制螺纹
30、法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宁波远景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宁波远景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06527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