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桃小食心虫诱杀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2061277.9 | 申请日: | 2020-09-19 |
公开(公告)号: | CN21321498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8 |
发明(设计)人: | 崔爱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临沂市农业科学院 |
主分类号: | A01M1/02 | 分类号: | A01M1/02;A01M1/10 |
代理公司: | 济南泉城专利商标事务所 37218 | 代理人: | 季英健 |
地址: | 2760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食心虫 诱杀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桃小食心虫诱杀装置,属于病虫害防治领域,用于桃小食心虫诱杀,其包括诱捕筒体,在诱捕筒体上端、下端开口,在诱捕筒体的侧面加工有绕其中心轴线分布的诱捕孔;所述诱捕孔内插接有限位管,限位管的端部在向诱捕筒体内部延伸的过程中逐渐向自身中心轴线处收缩;在诱捕筒体上端开口处螺纹连接有顶盖,顶盖上固定有诱捕剂盒体,诱捕剂盒体位于诱捕筒体内并与出口管连通;所述出口管的底端设置有由膨大部构成的释放球,释放球内填充有吸附诱捕剂的吸附物,释放球的表面加工有释放孔;所述诱捕筒体的底部通过外螺纹连接有底盖。其能够实现诱杀装置的重复利用、安装简单便捷、取出内部诱捕的桃小食心虫更加便捷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病虫害防治领域,具体地说,尤其涉及一种桃小食心虫诱杀装置。
背景技术
桃蛀果蛾又称桃小食心虫,主要危害苹果、桃、梨、山楂、枣、李登果树,在我国主要分布在东北、华北、西北等地,桃小食心虫在北方苹果产区1年多发生1~2代。桃小食心虫成虫昼伏夜出,无明显的趋光性和趋化性,但是雄蛾对性信息素有极强的趋性,因此在田间利用黑光灯或者桃小食心虫性诱剂或者迷向丝诱杀成虫。如何对诱杀装置进行合理地改进,使其能够具有重复利用、安装方便的优点,成为行业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桃小食心虫诱杀装置,其能够实现诱杀装置的重复利用、安装简单便捷、取出内部诱捕的桃小食心虫更加便捷的目的。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桃小食心虫诱杀装置,包括诱捕筒体,在诱捕筒体上端、下端开口,在诱捕筒体的侧面加工有绕其中心轴线分布的诱捕孔;所述诱捕孔内插接有限位管,限位管的端部在向诱捕筒体内部延伸的过程中逐渐向自身中心轴线处收缩;在诱捕筒体上端开口处螺纹连接有顶盖,顶盖上固定有诱捕剂盒体,诱捕剂盒体位于诱捕筒体内并与出口管连通;所述出口管的底端设置有由膨大部构成的释放球,释放球内填充有吸附诱捕剂的吸附物,释放球的表面加工有释放孔;所述诱捕筒体的底部通过外螺纹连接有底盖。
进一步地讲,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诱捕筒体靠近下端位置处固定有支撑座,支撑座的纵向截面为梯形。
进一步地讲,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限位管包括插接于诱捕孔的圆管部,圆管部位于诱捕筒体内部的区域为弹性片。
进一步地讲,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弹性片以其与圆管部的连接位置处为起点,在向诱捕筒体内部延伸的过程中逐渐向圆管部的中心轴线方向靠近;所述弹性片绕圆管部的中心轴线分布且相邻的弹性片之间留有间隙。
进一步地讲,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弹性片的纵向截面为梯形。
进一步地讲,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诱捕剂盒体与顶盖之间采用插接的方式连接,诱捕剂盒体的外侧面与顶盖的内侧面之间留有容纳诱捕筒体上端的间隙;所述的诱捕筒体在靠近上端开口的内壁上设置有搭接环,搭接环为凸出于诱捕筒体内壁且与诱捕筒体同轴的环体结构;所述搭接环与诱捕剂盒体的外表面接触。
进一步地讲,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诱捕筒体下端开口处的内壁上加工有内螺纹并通过内螺纹与锥形内托外螺纹连接,锥形内托的底部设置有过滤网,并通过过滤网与底盖连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通过对诱捕装置结构的改进,不仅能够实现诱捕装置的重复利用,而且还能够提高诱捕后成虫的取出,具有较高的市场应用价值。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限位管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临沂市农业科学院,未经临沂市农业科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06127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云智能家庭环境监控器
- 下一篇:一种避免产生褶皱的预涂膜加工用收卷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