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考古用夜用型考古梯有效
申请号: | 202022060248.0 | 申请日: | 2020-09-18 |
公开(公告)号: | CN21326976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5 |
发明(设计)人: | 李溢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溢 |
主分类号: | E06C1/36 | 分类号: | E06C1/36;E06C7/08;F21V33/00;F21S9/03;F21Y115/10;F21Y103/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考古 用夜用型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考古用夜用型考古梯,包括第一支撑架,所述第一支撑架包括架体、第一空腔、封架和LED灯条,且架体的后端开设有第一空腔,且第一空腔腔口设置有封架,所述架体另一侧开设条形槽槽内设置有LED灯条,且第一架体一侧开设孔插入连接有改进型横条,且改进型横条的另一端连接有第二支撑架。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考古用夜用型考古梯,属于考古梯领域,对横条进行改进,改进型横条内部呈空腔设置,改进型横条开设的空腔与支撑架开设的空腔相通,方便支撑架侧壁安装的LED灯条导线的设置,支撑架采用组装式设置,方便LED灯条及LED灯条导线的安装,转杆和太阳能组件安装头相互配合,能够实现太阳能组件的安装盒角度调节。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考古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考古用夜用型考古梯。
背景技术
在田野考古中最常见的遗址发掘方法主要为“探方”,即把发掘区划分为若干相等的正方格“探方”,探方内的土层按照先上后下的顺序依次发掘,每层出现的各类遗迹如灰坑、房基、窖穴、道路等,按照从晚到早的原则逐一清理,而发掘时的各种遗物如石器、骨器、陶器、蚌器、石头、人类遗骸和动物骨骼以及测年的木炭样品等都要进行收集。这种田野发掘的方法,随着发掘的不断深入,有时发掘深度甚至可达10至20米,这对考古人员在考古现场进行操作处理以及收集遗迹、遗物等时造成各种不便,因此常常借助梯子来实现攀爬和运输;使用夜间考古梯过程中,由于踏上考古梯的横条后,看不清上方横条,只能在黑暗中摸索,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考古用夜用型考古梯,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考古用夜用型考古梯,包括第一支撑架,所述第一支撑架包括架体、第一空腔、封架和LED灯条,且架体的后端开设有第一空腔,且第一空腔腔口设置有封架,所述架体另一侧开设条形槽槽内设置有LED灯条,且第一架体一侧开设孔插入连接有改进型横条,且改进型横条的另一端连接有第二支撑架,所述改进型横条包括条体、插头、第二空腔、卡合槽和荧光条,且条体的两端设置有插头,所述条体的内部开设有第二空腔,且条体的前端开设有卡合槽,所述卡合槽槽内设置有荧光条,所述第一支撑架和第二支撑架架内上部连接有转杆,且转杆的杆身套接有太阳能组件安装头。
优选的,所述第一支撑架和第二支撑架结构相同。
优选的,所述架体开设的第一空腔与封架适配设置,且架体端面开设螺纹孔与封架端面开设螺纹孔对齐。
优选的,所述条体和插头一体设置,且条体开设的第二空腔与第一空腔相通。
优选的,所述转杆的一端端头设置有螺纹,且转杆通过螺纹与第一支撑架相连接,所述转杆与太阳能组件安装头通过螺纹相连接。
优选的,所述荧光条与条体开设的卡合槽适配设置,且荧光条和卡合槽适配设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中,对横条进行改进,改进型横条内部呈空腔设置,改进型横条开设的空腔与支撑架开设的空腔相通,方便支撑架侧壁安装的LED灯条导线的设置,支撑架采用组装式设置,方便LED灯条及LED灯条导线的安装,转杆和太阳能组件安装头相互配合,能够实现太阳能组件的安装盒角度调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考古用夜用型考古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考古用夜用型考古梯的整体结构拆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考古用夜用型考古梯的支撑架拆分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考古用夜用型考古梯的改进型横条剖切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溢,未经李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06024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装饰外墙的保温勒脚构造
- 下一篇:一种核医学防辐射试剂储存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