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肠内营养泵加温器的保护套有效
| 申请号: | 202022060224.5 | 申请日: | 2020-09-18 |
| 公开(公告)号: | CN21343178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5 |
| 发明(设计)人: | 吕书红;封蔓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大学附属医院 |
| 主分类号: | A61J15/00 | 分类号: | A61J15/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盛凡智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6 | 代理人: | 蔡奂 |
| 地址: | 212000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营养 加温 护套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肠内营养泵加温器的保护套,包括壳体、开合盖、营养输液线和加温器,所述开合盖的一端与壳体的一端铰接连接,开合盖的凹陷处设有锁扣,开合盖与壳体通过锁扣进行锁定,所述壳体一侧的侧壁上设有第一线孔,所述第一线孔从壳体顶部沿高度方向延伸至中部,壳体的另一侧设有第二线孔和第三线孔,所述第二线孔和第三线孔从壳体顶部沿高度方向延伸至中部,所述第一线孔、第二线孔和第三线孔内卡接有线套,两端设计线孔,可供电源线穿过,材料质软隔热,不会造成压伤;方法简单,合上即可;可以重复使用,不造成浪费;透明的设计可以随时关注到指示灯运作情况,给临床工作带来很多便利。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肠内营养泵加温器的保护套。
背景技术
肠内营养是经胃肠道提供代谢需要的营养物质及其他各种营养素的营养支持方式,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操作之一。对于营养物质摄入不足、胃肠功能不良、胃肠功能基本正常但伴有其他脏器功能不良的患者有着重要的意义。
护理人员在进行肠内营养时要控制肠内营养制剂的温度在37℃左右,过低容易引起腹泻等并发症,过高则会损伤胃肠粘膜。因此临床上常采用加温器夹在合适的管道位置来控制营养液温度。
但是通电加温器存在一个缺陷,就是其本身的温度不可控,一旦患者改变体位,极易接触到患者皮肤造成烫伤。对此护理人员通常使用毛巾或者纱布进行包裹。这种方法虽然能有效隔热,但包裹过程通常略显繁琐,有时会因为患者体位的改变而松脱,达不到保护患者的效果。且纱布作为一次性用物,每次更换也增加了医疗成本。更重要的是,毛巾和纱布包裹住加温器后就无法关注到加温器的运行指示灯是否常亮,有时加温器失灵或插头松脱都不能及时关注到,给临床工作带来困扰。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肠内营养泵加温器的保护套。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问题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肠内营养泵加温器的保护套,包括壳体、开合盖、营养输液线和加温器,所述开合盖的一端与壳体的一端铰接连接,所述开合盖的另一端的中部凹陷,所述壳体另一端中部也相应凹陷,开合盖的凹陷处设有锁扣,开合盖与壳体通过锁扣进行锁定,所述壳体一侧的侧壁上设有第一线孔,所述第一线孔从壳体顶部沿高度方向延伸至中部,壳体的另一侧设有第二线孔和第三线孔,所述第二线孔和第三线孔从壳体顶部沿高度方向延伸至中部,
所述第一线孔、第二线孔和第三线孔内卡接有线套,所述线套为弹性材料,所述线套包括同轴连接的中部和两端的端部,所述端部和中部为顶部开口的柱状结构,所述端部的外径大于中部的外径,端部与中部内径相等,所述三个线套的中部卡接在第一线孔、第二线孔和第三线孔内,且开口朝上;
所述营养输液线从第一线孔穿入,从第二线孔穿出,所述加温器设置在壳体内,加温器导线从第三线孔穿出,所述营养输液线夹在加温器内;
所述壳体的内壁上设有硅胶垫;
所述的锁扣为卡扣,卡扣为钩形,卡扣可转动安装在开合盖上,壳体凹陷处设置外凸卡台,卡扣的钩部勾在该外凸卡台上。
本实用新型具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肠内营养泵加温器的保护套,两端设计线孔,可供电源线穿过,材料质软隔热,不会造成压伤;方法简单,合上即可;可以重复使用,不造成浪费;透明的设计可以随时关注到指示灯运作情况,给临床工作带来很多便利。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为壳体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左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右视图;
图5为线套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大学附属医院,未经江苏大学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06022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压轮装置及焊接机
- 下一篇:一种浇注有聚氨酯内衬的粮食运输用耐磨溜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