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复杂环境下救援车用激光导航灯有效
申请号: | 202022059781.5 | 申请日: | 2020-09-18 |
公开(公告)号: | CN21384352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30 |
发明(设计)人: | 马鸿雁;杨雨润;冷冲;温舒超;宁路炜;朱博超;杨爽;张鑫龙;张欣毅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S17/931 | 分类号: | G01S17/931;G01S17/86;G01S13/931;G01S13/86 |
代理公司: | 郑州银河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1158 | 代理人: | 严艳丽 |
地址: | 454002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复杂 环境 救援 激光 导航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复杂环境下救援车用激光导航灯,包括承载基座、激光测距仪、微波测距雷达、激光导航灯、3D扫描摄像头及驱动电路,承载基座前端面及后端面均设一条承载槽,激光测距仪和3D扫描摄像头嵌于承载基座前端面的承载槽内,微波测距雷达沿承载基座轴线均布在承载槽槽壁对应的承载基座前端面上,激光导航灯对称分布在承载基座两侧,驱动电路嵌于承载基座后端面的承载槽内。使用方法包括设备装配及导航避障等两个步骤。本发明一方面可有效满足在多种复杂现场环境满足与多种不同车辆设备配套运行的需要;另一方面可实现对行径路径进行远距离、近距离同步测距及三维建模识别,从而有效的提高对行径路径上障碍物判断识别精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辆导航设备,属于特种救援车辆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在对火灾、地震、泥石流等灾害进行现场救援中,救灾车辆在运行中往往需要借助导航设备和避障设备对车辆运行路径进行规划导航,当前所使用的导航设备及避障设备往往均为传统的基于GNSS卫星导航、测距雷达及现场摄像机等涉笔配套运行,虽然一定程度可以满足使用的需要,但一方面对注入矿井等卫星通讯信号不畅环境救援活动时,当前的导向系统运行的可靠性均相对较差,甚至无法开展有效的导航作业;另一方面当前所使用导航和避障装备在运行中,往往仅能满足对大致路线进行规划,并对在行进过程中路径上的障碍物进行简单的测距作业,而无法实现对行径路径范围进行精确规划限定,同时也无法对路径障碍物的结构、体积进行精确判断,从而导致车辆运行中无法对障碍物的通过性进行判断,极易因障碍物过大等因素导致车辆受损,严重影响了车辆运行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因此针对这一现状,迫切需要开发一种全新的救援车辆用导航设备,以满足实际使用的需要。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上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复杂环境下救援车用激光导航灯,以克服以上缺陷满足实际检测作业工作的需要。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复杂环境下救援车用激光导航灯,包括承载基座、激光测距仪、微波测距雷达、激光导航灯、3D扫描摄像头及驱动电路,承载基座为横断面呈“工”字形的槽状结构,其前端面及后端面均设一条与承载基座轴线平行分布的承载槽,其中激光测距仪至少一个,嵌于承载基座前端面的承载槽内,激光测距仪后端面通过导向滑轨与承载槽槽底滑动连接,其轴线与承载槽轴线垂直并相交,与水平面呈0°—70°夹角,且导向滑轨与承载槽轴线平行分布, 3D扫描摄像头嵌于承载基座前端面的承载槽内,位于承载槽中点位置且3D扫描摄像头光轴与水平面相交并呈5°—60°夹角,微波测距雷达若干,沿承载基座轴线均布在承载槽槽壁对应的承载基座前端面上,且微波测距雷达轴线与水平面平行分布,激光导航灯至少两个,对称分布在承载基座两侧,并通过转台机构与承载基座两端面端面铰接,激光导航灯光轴与水平面呈0°—90°夹角,并与承载基座轴线垂直并相交,驱动电路嵌于承载基座后端面的承载槽内,并分别与激光测距仪、微波测距雷达、激光导航灯、3D扫描摄像头电气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激光导航灯包括承载壳、激光发生器、调焦透镜组、分化板、窗口片、散热机构、辅助照明灯、接线端子及倾角传感器,所述承载壳横断面呈矩形的腔体结构,所述激光发生器嵌于承载壳内并与承载壳同轴分布,且激光发生器后端面通过散热机构与承载壳后端面连接,且散热机构对应的承载壳后端面设散热口,所述激光发生器前端面设与激光发生器同轴分布的透光孔,所述窗口片嵌于透光孔内并与透光孔同轴分布,所述调焦透镜组、分化板位于激光发生器和窗口片之间位置,并与激光发生器同轴分布,且所述分化板位于靠近过窗口片一侧并与窗口片后端面间间距为0—5毫米,所述辅助照明灯至少一个,与承载壳外表面连接,且承载壳光轴与激光发生器光轴平行分布,所述倾角传感器至少一个,与承载壳下表面连接并位于承载壳中点位置,所述接线端子至少一个,嵌于承载壳外侧面并分别与激光发生器、散热机构、辅助照明灯、倾角传感器及驱动电路电气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调焦透镜组、激光发生器均通过至少两条滑轨与承载壳内表面滑动连接,且滑轨内设行走结构,并通过行走机构与调焦透镜组、激光发生器电气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理工大学,未经河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05978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