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组合种植模块有效
申请号: | 202022058125.3 | 申请日: | 2020-09-18 |
公开(公告)号: | CN21401540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4 |
发明(设计)人: | 苏志刚;任静;高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万都时代绿色建筑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31/02 | 分类号: | A01G31/02;A01G31/00;C02F3/34;C02F3/32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神州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24 | 代理人: | 王志强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组合 种植 模块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组合种植模块,属于城市生态修复技术领域,包括包括种植容器、支撑柱,种植容器与支撑柱连接,支撑柱上部设置有水管固定件,种植容器边缘设置有用于多个组合种植模块之间连接的第一连接件,种植容器上设置有用于水流流经种植容器的水流联通管。用户可在种植容器内种植水生植物,以此分解水体内的有害物质,净化水体;用户可利用水管固定件固定住水管,通过水管固定件加强水体的水流流动;利用水流联通管使种植容器与外部水体空间连通,让污水内外交换以加速生态净化水体;通过第一连接件可以连接多个该组合种植模块,根据需求灵活搭配组装,安装便利快捷,而且多个模块组合一体,可以防止模块在水体内移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城市生态修复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组合种植模块。
背景技术
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是20世纪7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污水处理系统,通常分为垂直流潜流式人工湿地、水平流潜流式人工湿地和沟渠型人工湿地。人工湿地主要是由填料层(填料层通常有砂层、红壤层和基质层)、植物和微生物三大部分组成,在一个湿地系统中,三者都能对污水中的污染物起到去除作用。人工湿地通过物理沉淀、过滤作用去除废水中的悬浮物(SS),利用生物脱氮及植物吸收方法去除废水中的N、P元素。其具体作用机理:
(1)湿地填料层的作用:在人工湿地系统中,水中颗粒迁移到填料颗粒表面时,在范德华力和静电力作用下以及某些化学键和某些特殊的化学吸附力作用下,被粘附于填料颗粒上,也可能因为存在絮凝颗粒的架桥作用而被吸附。此外,由于湿地床体长时间处于浸水状态,床体很多区域内的填料形成土壤胶体,土壤胶体本身具有极大的吸附性能,也能够截留和吸附进水中的悬浮颗粒。
(2)湿地植物的作用:人工湿地根据主要植物优势种的不同,被分为浮水植物人工湿地,浮叶植物人工湿地,挺水植物人工湿地,沉水植物人工湿地等不同类型。湿地中的植物对于湿地净化污水的作用能起到极重要的影响。首先,湿地植物具有分解和转化有机物和其他物质的能力。植物通过吸收同化作用,能直接从污水中吸收可利用的营养物质,如水体中的N和P等。水中的铵盐、硝酸盐以及磷酸盐都能通过这种作用被植物体吸收,最后通过被收割而离开水体。其次,植物的根系能吸附和富集重金属类有毒有害物质。
(3)微生物的分解作用:湿地系统中的,好氧微生物通过呼吸作用,将废水中的有机物分解成为二氧化碳和水,厌氧细菌将有机物质分解成二氧化碳和甲烷,硝化细菌将铵盐硝化,反硝化细菌将硝态氮还原成氮气。
人工湿地运行费用便宜、易于操作和维护,建造人工湿地是现在常用的污水处理方式。但是,采用现有的人工湿地方式进行污水绿化处理,建造过程还不够简易,建造完成后不易根据城市规划变动改变其结构。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易于建造的组合种植模块。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根据实际需求改变组合方式的组合种植模块。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组合种植模块,包括种植容器、支撑柱,种植容器与支撑柱连接,支撑柱上部设置有水管固定件,种植容器边缘设置有用于多个组合种植模块之间连接的第一连接件,种植容器上设置有用于水流流经种植容器的水流联通管。用户可在种植容器内放置填充料作为水生植物的基质层,为水生植物提供生存环境,如此可在种植容器内种植各种类型的水生植物,种植容器内植物根系及附着的微生物群落可充分吸收水体内的富营养,分解水体内的有害物质,净化水体;用户可利用水管固定件固定住水管,使水管在组合种植模块上方固定,再将水体中的水导入水管,通过水管固定件将水再次撒入水体,如此加强水体的水流流动,也可为露出水面的水生植物叶片洒水以利于其生长;利用水流联通管使种植容器与外部水体空间连通,让污水内外交换以加速生态净化水体;通过第一连接件可以连接多个该组合种植模块,根据现场设计需求灵活搭配组装,安装便利快捷,后期维护更换方便,而且多个模块组合一体,可以防止模块在水体内移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万都时代绿色建筑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深圳万都时代绿色建筑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05812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方便折叠的医用护理垫
- 下一篇:一种海绵城市用渗透排水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