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三相电缆固定支架有效
申请号: | 202022057543.0 | 申请日: | 2020-09-18 |
公开(公告)号: | CN21300798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20 |
发明(设计)人: | 唐秀武;罗玉梅;覃梅样 | 申请(专利权)人: | 柳州市双飞汽车电器配件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16/02 | 分类号: | B60R16/02;H02G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盛凡智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6 | 代理人: | 叶培辉 |
地址: | 545112 广西壮族自***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三相 电缆 固定 支架 | ||
本设计公开一种适用于混动汽车的三相电缆固定支架。三相电缆固定支架包括三相电缆固定部和三相电缆支架安装部,所述三相电缆固定部有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左侧板、限位板、右侧板,所述第一支撑板上开设有第一扎带安装孔、第二扎带安装孔、第三扎带安装孔,所述三相电缆支架安装部有支架第一固定板和支架第二固定板,各支架固定板上开设有支架固定孔。本方案通过采用扎带和支架来固定管线,扎带通过扎带安装孔固定在支架上;支架可支撑三条电缆,实现三相电缆的固定。同时有效减小发动机震动给三相电缆造成的损坏,提高混动汽车三相电缆的寿命。
技术领域
本设计涉及汽车零部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三相电缆安装固定支架。
背景技术
油电混动汽车的三相电缆一般通过管线用扎带固定在电机控制器托盘支架上,现有的支架只能固定单跟电缆,需要把三相电缆管线用扎带扎成一束固定在一个扎带孔上,一个扎带难以承受汽车振动对三条管线产生的拉力。并且现在没有专门的支架来安装固定三相电缆的支架,三相电缆搭在电机控制器上造车安全隐患,需提供布置合理,安全可靠的固定支架。
发明内容
本设计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设计提供一种三相电缆固定支架,该三相电缆固定支架通用性好。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三相电缆固定支架,包括三相电缆固定部和三相电缆支架安装部,所述三相电缆固定部由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左侧板、限位板、右侧板组成,所述三相电缆支架安装部由支架第一固定板和支架第二固定板组成,所述第一支撑板上设有第一扎带安装孔、第二扎带安装孔、第三扎带安装孔,所述支架第一固定板上设有第一支架固定孔,所述支架第二固定板上设有第二支架固定孔。
所述第一支撑板和所述第二支撑板相连且形成135°夹角的V型结构,所述第一支撑板与所述限位板相连,所述第二支撑板和所述左侧板、所述右侧板分别相连。
所述第一支撑板、所述第二支撑板、所述左侧板、所述限位板、所述右侧板为冲压成型,并电泳黑器处理。
所述支架第一固定板和所述支架第二固定板垂直相连呈L型结构,且为冲压成型,并电泳黑器处理。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一种三相电缆固定支架通过采用V型结构的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将三相电缆的三个管线沿V型导向依次排开,防止三线电缆相互挤压造成管线破损,同时沿V型导向可防止三相电缆管线在折弯处与电机控制器锋利边摩擦而破损。同时本装置结构简单,安装和拆卸都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中所示为一种三相电缆固定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中所示为一种三相电缆固定支架的装配示意图。
其中:1为三相电缆固定部、2为第一支撑板、21为第一扎带安装孔、22为第二扎带安装孔、23为第三扎带安装孔、3为第二支撑板、4三相电缆支架安装部、5为支架第一固定板、51为第一支架固定孔、6为支架第二固定板、61为第二支架固定孔、7为左侧板、8为限位板、9为右侧板、10为第一管线、11为第二管线、12为第三管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描述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图1-图2展示了一种三相电缆固定支架的实施方式。
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三相电缆固定支架,包括三相电缆固定部1和三相电缆支架安装部4。
所述三相电缆固定部1由所述第一支撑板2、所述第二支撑板3、所述左侧板7、所述限位板8、所述右侧板9组成,所述第一支撑板2和所述第二支撑板3相连且形成135°夹角的V型结构,该V型结构导向可以避免三相电缆管线折弯半径过大而造车与三相电缆固定支架产生摩擦,所述第一支撑板2与所述限位板8相连,所述第二支撑板3和所述左侧板7、所述右侧板9分别相连,所述第一支撑板2、所述第二支撑板3、所述左侧板7、所述限位板8、所述右侧板9为冲压成型,并电泳黑器处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柳州市双飞汽车电器配件制造有限公司,未经柳州市双飞汽车电器配件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05754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