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矿用安全型砂仓尾砂探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2057492.1 | 申请日: | 2020-09-18 |
公开(公告)号: | CN21314798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07 |
发明(设计)人: | 钱折龙;杨城松;李应文;孙志坤;杨忠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玉溪矿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F23/04 | 分类号: | G01F23/04;E21F15/00;E21F17/18 |
代理公司: | 昆明盛鼎宏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53203 | 代理人: | 许竞雄 |
地址: | 653100 云***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安全 型砂 仓尾砂 探测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矿用安全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是一种矿用安全型砂仓尾砂探测装置通过设置由绞盘、钢绳、探测支架和探锤组成的矿用安全型砂仓尾砂探测装置,使得作业人员能够在砂仓底部进行作业,通过钢绳上的刻度获取砂仓内尾砂高度,极大降低了安全隐患,确保了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解决了现有尾砂高度多采用测面仪、浮球、液位计等进行探测,但都只能检测砂仓的水面,无法检测到立式砂仓内部尾砂沉淀上升的高度,导致进料阀调控不及时,造成尾砂流失严重、尾砂利用率低。极大影响充填工区产量及工艺关键技术指标,不利于成本管控,同时在进行探测时,往往需要作业人员攀爬至立式砂仓顶部进行作业,极大的提高了安全隐患等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矿用安全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是一种矿用安全型砂仓尾砂探测装置。
背景技术
立式砂仓主要负责尾矿处理及井下盘区回填。尾砂在处理过程中立式砂仓尾砂沉淀的高度直接关系着尾砂利用率和充填产量。立式砂仓是尾砂充填的重要环节,随着矿山快速发展,尾砂利用率的提高是矿山充填的重中之重。
现有尾砂高度多采用测面仪、浮球、液位计等进行探测,但都只能检测砂仓的水面,无法检测到立式砂仓内部尾砂沉淀上升的高度,导致进料阀调控不及时,造成尾砂流失严重、尾砂利用率低。极大影响充填工区产量及工艺关键技术指标,不利于成本管控,同时在进行探测时,往往需要作业人员攀爬至立式砂仓顶部进行作业,极大的提高了安全隐患等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以上问题,提供一种矿用安全型砂仓尾砂探测装置。
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矿用安全型砂仓尾砂探测装置包括绞盘、钢绳、探测支架和探锤,绞盘设于砂仓底部,探测支架设于砂仓顶部开口处,探锤放置于砂仓的存储腔内,且探锤能在绞盘作用下上下移动,钢绳上设置有刻度,钢绳一端缠绕在绞盘上,钢绳另一端穿过探测支架与探锤端部连接。
可选的,探测支架包括连接杆、第一槽钢和第二槽钢,连接杆两端分别与第一槽钢和第二槽钢连接,第一槽钢内设置有第一辊轮,且第一辊轮能在第一槽钢上转动,第二槽钢内设置有第二辊轮,且第二辊轮能在第二槽钢上转动,钢绳依次从第一辊轮和第二辊轮穿过。
进一步的,第一槽钢底部设置有第一固定铁板,且通过第一固定铁板与砂仓顶部固定连接,连接杆与支撑杆连接,支撑杆底部设置有第三固定铁板,且第三固定铁板与砂仓顶部固定连接,第二槽钢位于存储腔开口处上方,第二槽钢底部设置有第二固定铁板,且第二固定铁板上设置有供钢绳穿过的穿孔。
可选的,探锤由钢管段和配重段组成,钢管段顶部设置有与钢绳连接的挂钩,钢管段底部与配重段连接。
可选的,钢管段两端密封,钢管段中部中空,且钢管段的管身上设置有透孔。
可选的,钢管段的直径大于穿孔的直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至少包括以下之一;
1、通过设置由绞盘、钢绳、探测支架和探锤组成的矿用安全型砂仓尾砂探测装置,使得作业人员能够在砂仓底部进行作业,通过钢绳上的刻度获取砂仓内尾砂高度,极大降低了安全隐患,确保了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
2、同时在第二固定铁板上设置供钢绳穿过的穿孔,且穿孔的直径小于探锤的直接,从而有效避免回收钢绳时防止探锤越过辊轮或钢绳出现跳槽的异常。
3、同时采用两端密封中部开设有透孔的钢管段,使得在下沉时钢管段内部会自动存水,达到快速下沉的目的;提升时钢管段管身上的透孔会自动脱水降低上升阻力。
4、解决了现有尾砂高度多采用测面仪、浮球、液位计等进行探测,但都只能检测砂仓的水面,无法检测到立式砂仓内部尾砂沉淀上升的高度,导致进料阀调控不及时,造成尾砂流失严重、尾砂利用率低。极大影响充填工区产量及工艺关键技术指标,不利于成本管控,同时在进行探测时,往往需要作业人员攀爬至立式砂仓顶部进行作业,极大的提高了安全隐患等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玉溪矿业有限公司,未经玉溪矿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05749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