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白内障球形IA抛光器有效
| 申请号: | 202022056604.1 | 申请日: | 2020-09-18 |
| 公开(公告)号: | CN21372286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0 |
| 发明(设计)人: | 李龙;司舒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司舒杰 |
| 主分类号: | A61F9/007 | 分类号: | A61F9/007 |
| 代理公司: | 淮安市科翔专利商标事务所 32110 | 代理人: | 韩晓斌 |
| 地址: | 223001 江苏省淮安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白内障 球形 ia 抛光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白内障球形IA抛光器,包括导管(2)和螺纹接头(3),导管(2)一端安装螺纹接头(3),其特征是:它还包括球形抛光头(1),球形抛光头(1)连接在导管(2)另一端,在球形抛光头(1)上开吸引孔(4),吸引孔(4)贯通导管(2)的管腔。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不仅能进行前囊膜完整抛光,还能进行后囊膜和赤道部囊膜抛光,同时边抛光边吸除皮质,抛光速度快,效率高,安全性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白内障手术中进行前、后囊膜和赤道部抛光的器械,具体涉及一种白内障球形IA抛光器,能安全、快捷地进行前后囊膜360度无死角抛光,在白内障手术中有很大的使用价值。
背景技术
目前,白内障手术由早几年的复明手术逐渐向屈光性白内障手术转型,眼科医生做白内障手术越来越精准、细致,更加追求为患者提供术后长期稳定的高清晰全程视力。其中有一个手术细节被越来越多的手术专家重视,要求术中进行360度完整无死角的前、后囊膜和赤道部的抛光处理,以防止后发障、囊袋皱缩综合症对患者术后视力和视觉质量的不良影响。此前手术中使用的抛光技术和器械很多,比如注吸手柄直接抛光,针头注水抛光,圆环状抛光器,刮刀状抛光器,摩擦棒抛光器等等。但是这些抛光方法都各有优缺点,没有一款比较完美的抛光器,具备安全、快捷、高效、360度无死角抛光的特点。
发明内容
为克服目前囊膜抛光的技术局限,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白内障球形IA抛光器,该白内障球形IA抛光器不仅能进行前囊膜完整抛光,还能进行后囊膜和赤道部囊膜抛光,同时边抛光边吸除皮质,抛光速度快,效率高,安全性好。
本实用新型解决囊膜抛光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白内障球形IA抛光器,包括导管和螺纹接头,导管的一端安装螺纹接头,其特征是:它还包括球形抛光头,球形抛光头连接在导管的另一端,在球形抛光头上开吸引孔,吸引孔贯通导管的管腔。
更进一步的是,球形抛光头直径1.2-1.5mm。
更进一步的是,球形抛光头的表面为磨砂面。
更进一步的是,与球形抛光头连接的导管的端部设计成导引角。
更进一步的是,导引角为30-45。。
更进一步的是,吸引孔的直径0.3-0.5mm。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
1、球形抛光头连接在导管上,其直径1.2-1.5mm,有利于大范围抛光前后囊和赤道部皮质。
2、球形抛光头的表面进行磨砂处理,磨砂面增大磨擦系数,提高手术效率。
3、球形抛光头上带有直径0.3-0.5mm的吸引孔,边抛光边吸除皮质,做到抛光、吸除、冲洗一次完成。
4、螺纹接头在使用过程中与各种规格的IA注吸手柄相连接,配套使用,节约手术时间,安全性更好。
5、与球形抛光头连接的导管的端部设计成导引角,使用更顺手。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 的俯视图;
图3为图1 A的剖视图;
图中:1.球形抛光头、2.导管、3.螺纹接头、4.吸引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如图1-图3所示,一种白内障球形IA抛光器,包括导管2和螺纹接头3,导管2的一端安装螺纹接头3,其特征是:它还包括球形抛光头1,球形抛光头1连接在导管2的另一端,在球形抛光头1上开吸引孔4,吸引孔4贯通导管2的管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司舒杰,未经司舒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05660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腹股沟伤口加压止血器械
- 下一篇:一种多功能肌肤检测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