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无接触远距离精密激光角位移检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2056551.3 | 申请日: | 2020-09-18 |
公开(公告)号: | CN21339697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8 |
发明(设计)人: | 汪成龙;李光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工程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B11/26 | 分类号: | G01B11/26 |
代理公司: | 西安弘理专利事务所 61214 | 代理人: | 韩玙 |
地址: | 710048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接触 远距离 精密 激光 位移 检测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无接触远距离精密激光角位移检测装置,包括红外激光发射器,红外激光发射器包括固定在方位调整架上的红外激光发射笔,方位调整架通过固定螺钉B与支架的一端连接,支架的另一端与被测对象基体固定,沿红外激光发射笔的激光发射孔发射的红外激光束的光路方向末端设置有成像接收器,成像接收器倾斜设置于测量基体上,本实用新型成像接收器与测量基体之间通过调整机构调节成像接收器的倾斜程度。用红外激光束实现远距离、无接触检测,用增大红外激光束的投射距离和使用高倍显微拍摄器来有效提升装置的检测精度,用检测具有综合累积性的角位移来简化装置结构和信息处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承载目标角位移变形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无接触远距离精密激光角位移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工程中,承载目标会发生变形,而承载目标的变形,与其运行状况、动态性能密切相关,要更有效的提升目标的品质和操控能力,检测承载目标发生的变形成为工程中一项极为重要的任务,一般承载目标常见的基本变形分为位移和角位移变形两类,对于位移检测,低速或静态时应用最广泛的检测设备是千分表,其打表精度可达微米,基本能满足工程中的多数位移检测要求,但存在的最大问题是难以对高速及动态目标实施检测,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其在全自动、无人或智能环境中的应用。在各类机械结构中,应变片被广泛用于检测目标的位移变形,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目标运行速度的约束,但受应变片自身机械结构的影响,其动态响应频率低、变形检测精度有限。由于超声、压电、激光、电容、电感以及光学技术逐步在位移检测中应用,位移检测也由最初的接触式发展为无接触式,位移变形的检测精度有了显著提升,并且能够更好适应对高速及动态目标的检测,但存在的最大问题在于检测设备必须与被测目标接近,极易受目标现场环境的干扰和影响。
由于位移变形属于一点处的局部变化,要用测位移的方法分析被测目标的整体形态变化,必须对被测目标进行分布式多点检测,并经数据处理、分析及综合才能获取被测目标的整体形态变化,这势必会导致检测系统变庞大与复杂,克服这一问题的有效方法是检测目标形态变化的综合累积性参数,由于综合累积性参数包含了一定范围内被测目标的整体及宏观形态变化,这一方面能大幅减少检测点的数目,有效简化检测系统的结构,另一方面能从综合累积参数中快速提取被测目标的整体及宏观形态变化,可有效简化检测系统的分析与处理,更易于高效决策与操控,对于承载目标而言,角位移便是一个良好的评价目标形态变化的综合累积性参数,但长期以来,受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工程中仍然采用多点位移检测法,用检测出的位移来间接换算承载目标发生的角位移,但在很多情况下,直接检测承载目标发生的角位移又必不可少,所以很有必要探索能精准测量角位移、结构简单且适合无接触远距离检测的技术与产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无接触远距离精密激光角位移检测装置,用红外激光束实现远距离、无接触检测,用增大红外激光束的投射距离和使用高倍显微拍摄器来有效提升装置的检测精度,用检测具有综合累积性的角位移来简化装置结构和信息处理。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无接触远距离精密激光角位移检测装置,包括红外激光发射器,红外激光发射器包括固定在方位调整架上的红外激光发射笔,方位调整架通过固定螺钉B与支架的一端连接,支架的另一端与被测对象基体固定,沿红外激光发射笔的激光发射孔发射的红外激光束的光路方向末端设置有成像接收器,成像接收器倾斜设置于测量基体上,成像接收器与测量基体之间通过调整机构调节成像接收器的倾斜程度。
本实用新型的特点还在于,
红外激光发射笔垂直穿插于方位调整架内部,红外激光发射笔中部紧套在方位调整架的固定笔套内,方位调整架两侧与平行支架通过固定螺钉B连为一体,平行支架垂直设置于底板中部,由附着在底板表面的粘贴胶层将底板粘贴在被测对象基体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工程大学,未经西安工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05655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空压机缺油保护装置
- 下一篇:一种太阳能地热能组合式供暖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