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力设备用外接散热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22056290.5 | 申请日: | 2020-09-18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78644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23 |
| 发明(设计)人: | 李杰;李继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杰;李继洋 |
| 主分类号: | H05K7/20 | 分类号: | H05K7/20;F04D29/60;F04D29/64;F04D25/08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841604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巴音郭楞蒙古自治*** | 国省代码: | 新疆;6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力 备用 外接 散热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器安全防护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力设备用外接散热装置,包括风扇和定位板,所述定位板侧面开设有第一贯穿孔,所述定位板对应第一贯穿孔位置处转动连接有转动板,所述转动板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圆柱卡头。本实用新型中,通过滑动定位机构中滑动柱,进一步调节了定位机构在第一滑槽中的滑动,从而调节了定向板与固定在墙面的定位板之间的角度,调节伸缩架使收缩板在第二滑槽上滑动,调节了伸缩架的长度,从而调节了风扇与定向板之间的距离,调节第二转动轴的转动角度,从而调节了风扇与定向板之间的角度,实现了散热装置对于墙壁边电器的散热,减少了散热装置占地空间。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器安全防护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力设备用外接散热装置。
背景技术
将机械或其他器具在工作过程中产生的热量及时转移以避免影响其正常工作的装置或仪器。常见的散热器依据散热方式可以分为风冷,热管散热器,液冷,半导体制冷,压缩机制冷等多种类型。
电力设备一般借由散热装置散热,有些电力设备(如冰箱、电视机等)常常安装于墙壁边缘,而电力设备距离墙壁较近不利于其自然通风散热,一般外接散热装置也难于安装。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力设备用外接散热装置,通过滑动定位机构中滑动柱,调节定位机构的长度,进一步调节了定位机构在第一滑槽中的滑动,从而调节了定向板与固定在墙面的定位板之间的角度,调节伸缩架使收缩板在第二滑槽上滑动,调节了伸缩架的长度,从而调节了风扇与定向板之间的距离,调节第二转动轴的转动角度,从而调节了风扇与定向板之间的角度,实现了散热装置对于墙壁边电器的散热,减少了散热装置占地空间。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电力设备用外接散热装置,包括风扇和定位板,所述定位板侧面开设有第一贯穿孔,所述定位板对应第一贯穿孔位置处转动连接有转动板,所述转动板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圆柱卡头,所述转动板背离定位板一侧转动连接有定向板,所述定向板对应圆柱卡头位置处开设有两个第一贯穿孔,两个所述圆柱卡头均与对应位置处的第一贯穿孔转动连接,所述定位板一端与定向板的一端均开设有第一滑槽,且两个第一滑槽位于同一平面内,所述定位板一端滑动连接有定位机构,所述定位机构包括连接柱和两个滑动柱,两个所述滑动柱内部均开设有第二贯穿孔,且两个第二贯穿孔相邻的一端的内径小于相背离一端的内径,所述连接柱的两端分别与两个第二贯穿孔滑动嵌入连接,所述连接柱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挡板,所述挡板位于相邻第二贯穿孔的内侧,两个所述滑动柱背离连接柱一侧均固定连接有圆形滑块,两个所述圆形滑块均与对应位置处的第一滑槽滑动卡接,定位板能通过转动板与定向板保证一定角度的转动,通过调节连接柱与滑动柱之间的滑动位置来调节定位机构的长度,从而调节定位机构与两个第一滑槽之间的位置,通过转动板和定位机构不同的长度固定,可以使定向板相对于定位板之间的位置保持固定;
所述定向板背离转动板一侧的关于两端对称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一固定板,两个所述第一固定板的两端均开设有第二滑槽,两个所述第一固定板的两端均设置有伸缩架,且位于一个第一固定板上的两个伸缩架的一端之间均设置有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与第二固定板的两端均对称开设有两个第二滑槽,所述伸缩架的两端均转动连接有两个第一转动轴,其中,伸缩架与第一固定板相邻一端上的一个第一转动轴与相邻的第二滑槽滑动卡接、另一个第一转动轴与对应位置处第一固定板转动连接,伸缩架与第二固定板相邻一端上的一个第一转动轴与相邻第二滑槽滑动卡接、另一个第一转动轴与对应位置处第二固定板转动连接,两个所述第二固定板之间转动连接有风扇,在定向板的背面设置伸缩架,使定向板在相对位置确定之后,进一步调节伸缩架的长度,来确定风扇的位置。
进一步在于:所述定位板侧面的四个拐角处均开设有开孔,且相邻与第一滑槽一侧的两个开孔与第一滑槽的距离为五厘米,在各个开孔位置处可通过长钉等与墙面固定,实现定位板与墙面固定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杰;李继洋,未经李杰;李继洋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05629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