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挤出装置用自动下料机构有效
| 申请号: | 202022053039.3 | 申请日: | 2020-09-18 |
| 公开(公告)号: | CN21361815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6 |
| 发明(设计)人: | 诸宏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嘉兴市郅隆塑业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9C45/42 | 分类号: | B29C45/42;B29C45/17 |
| 代理公司: | 嘉兴启帆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53 | 代理人: | 丁鹏 |
| 地址: | 314007 浙江省嘉兴市南湖区凤***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挤出 装置 自动 机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挤出装置用自动下料机构,包括抓取机构,抓取机构包括悬臂,悬臂上设有推杆气缸,推杆气缸具有作直线往复运动的伸缩杆,伸缩杆的端部设有气爪,所述抓取机构的下方设有缓冲器;缓冲器包括横截面呈方形的缓冲料筒,缓冲料筒呈自下而上延伸,所述缓冲料筒具有第一筒壁和位于其对向的第二筒壁,所述第一筒壁上设有若干呈自下而上排布的第一导料片,所述第二筒壁上设有若干呈自下而上排布的第二导料片,第二导料片与所述第一导料片呈交替排布。该自动下料机构具有下料便捷,使用安全的特点,整体功能完善,实用性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挤出装置用自动下料机构。
背景技术
塑料件在进行注塑成型后,需从模具上将其取下,若采用人工操作的话,则需将手臂伸至两配合的模具间,存在安全隐患,整体效果不佳。据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挤出装置用自动下料机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挤出装置用自动下料机构,该自动下料机构具有下料便捷,使用安全的特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一种挤出装置用自动下料机构,包括抓取机构,抓取机构包括悬臂,悬臂上设有推杆气缸,推杆气缸具有作直线往复运动的伸缩杆,伸缩杆的端部设有气爪,所述抓取机构的下方设有缓冲器;
缓冲器包括横截面呈方形的缓冲料筒,缓冲料筒呈自下而上延伸,所述缓冲料筒具有第一筒壁和位于其对向的第二筒壁,所述第一筒壁上设有若干呈自下而上排布的第一导料片,所述第二筒壁上设有若干呈自下而上排布的第二导料片,第二导料片与所述第一导料片呈交替排布。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还包括调向机构;
调向机构包括轴线呈水平前后延伸的主轴,主轴转动连接在所述悬臂上,所述调向机构还包括调节盘和弹簧销,所述调节盘上开设有若干绕主轴轴线作环形阵列分布的调节孔,其中一所述调节孔内插有弹簧销,弹簧销固定在所述悬臂上。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伸缩杆的尾部设有与其同轴线设置的调节螺杆,调节螺杆上螺纹连接有限位螺母。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导料片向下且向第二筒壁侧作延伸;所述第二导料片向下且向第一筒壁侧作延伸。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筒壁上设有若干呈自下而上等间隔距离排布的第一导料片,所述第二筒壁上设有若干呈自下而上等间隔距离排布的第二导料片。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挤出装置用自动下料机构,通过实现伸缩的推杆气缸配合气爪联动,代替人工手动从模具上取下塑件,操作安全,且便捷;并配合盛接塑件的缓冲器,降低被丢落塑件所受到的冲击力,间接起到了保护工件的作用,整体功能完善,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用于体现缓冲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案进行描述,但是应当理解,这些描述只是为了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和优点,而不是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要求的限制。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下面结合附图和优选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嘉兴市郅隆塑业有限公司,未经嘉兴市郅隆塑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05303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聚丙烯塑粒拌料机
- 下一篇:一种直升机退碳剂清洗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