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单回路三联T接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2051501.6 | 申请日: | 2020-09-17 |
公开(公告)号: | CN21315160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07 |
发明(设计)人: | 王怀超;初彬彬;熊晓雨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北京电力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G7/20 | 分类号: | H02G7/20;H02G7/22;E04H12/08;E04H12/24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董文倩 |
地址: | 10003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回路 三联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单回路三联T接装置,该单回路三联T接装置用于与架空送电线路T接,单回路三联T接装置包括顺次设置的第一钢管杆、第二钢管杆以及第三钢管杆,第一钢管杆、第二钢管杆以及第三钢管杆分别对应与架空送电线路中的三相线路连接,第一钢管杆、第二钢管杆以及第三钢管杆上均设置有导线连接部,第一钢管杆和第三钢管杆上均设置有地线连接部。通过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的T接装置影响检修工作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装置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单回路三联T接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电网建设的过程中,从一条架空送电线路的某个位置T接出单回或者双回架空线路,并引至另一变电站的情况越来越多。通常采用的方式是利用双T铁塔,在使用时,将双T铁塔立于原线路路径下方,原线路导线和地线分别连接双T铁塔正面的相应横担(通常称线路侧),再通过侧面的T接横担和设置的立线(竖直方向布置,用于连接线路侧导线与T接侧导线)连接至T接横担(通常称T接侧),从而完成T接工作。
但是,采用现有技术中的T接方式,对于双回线路,其中一回线路进行停电检修的时候,因为双T铁塔立线的原因,另一回路也必须停电,才能保证检修时的安全。这样就会影响检修工作甚至导致检修工作无法进行。因此,现有技术中存在T接装置影响检修工作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单回路三联T接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T接装置影响检修工作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单回路三联T接装置,单回路三联T接装置用于与架空送电线路T接,单回路三联T接装置包括顺次设置的第一钢管杆、第二钢管杆以及第三钢管杆,第一钢管杆、第二钢管杆以及第三钢管杆分别对应与架空送电线路中的三相线路连接,第一钢管杆、第二钢管杆以及第三钢管杆上均设置有导线连接部,第一钢管杆和第三钢管杆上均设置有地线连接部。
进一步地,导线连接部包括上导线横担和下导线横担,地线连接部包括地线横担,地线横担位于上导线横担和下导线横担之间。
进一步地,单回路三联T接装置包括相对设置的前侧、后侧、左侧以及右侧,上导线横担和下导线横担均位于单回路三联T接装置的前侧或后侧。
进一步地,上导线横担和下导线横担均在单回路三联T接装置的前侧指向后侧的方向上延伸。
进一步地,第一钢管杆上设置有第一地线横担,第三钢管杆上设置有第二地线横担,第一地线横担在单回路三联T接装置的右侧指向左侧的方向上延伸,第二地线横担在单回路三联T接装置的左侧指向右侧的方向上延伸。
进一步地,第一钢管杆上的上导线横担的高度高于第二钢管杆上的上导线横担的高度,第二钢管杆上的上导线横担的高度高于第三钢管杆上的上导线横担的高度。
进一步地,第一钢管杆、第二钢管杆以及第三钢管杆上的下导线横担的高度均相同。
进一步地,第一钢管杆上的地线横担的高度和第三钢管杆上的地线横担的高度相同。
进一步地,导线连接部与第一钢管杆、第二钢管杆以及第三钢管杆均可拆卸连接,地线连接部与第一钢管杆和第三钢管杆均可拆卸连接。
进一步地,第一钢管杆、第二钢管杆以及第三钢管杆并排设置。
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该单回路三联T接装置包括顺次设置的第一钢管杆、第二钢管杆以及第三钢管杆,第一钢管杆、第二钢管杆以及第三钢管杆上均设置有导线连接部,第一钢管杆和第三钢管杆上均设置有地线连接部。在对架空送电线路进行T接时,通过将第一钢管杆、第二钢管杆以及第三钢管杆分别对应与架空送电线路中的三相线路连接,即可完成T接工作。由于该单回路三联T接装置未设置双T铁塔的立线,对于双回线路,在对其中一回路进行停电检修时,无需对另一回路停电,能够保证检修工作的正常进行。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北京电力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北京电力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05150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于油料排空的喷淋脱油装置
- 下一篇:一种岩棉板边缘修整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