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真空电弧重熔快淬炉的敲击式下料嘴有效
| 申请号: | 202022050071.6 | 申请日: | 2020-09-18 |
| 公开(公告)号: | CN21335074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4 |
| 发明(设计)人: | 窦海益;豆惠婷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会凌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2D11/06 | 分类号: | B22D11/06;B22F9/04;C22B9/21 |
| 代理公司: | 南昌科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6143 | 代理人: | 胡群 |
| 地址: | 620020 ***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真空 电弧 重熔快淬炉 敲击 式下料嘴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用于真空电弧重熔快淬炉的敲击式下料嘴,包括炉体,所述炉体内设置有下料嘴和坩埚,所述坩埚设置在所述下料嘴的正下方;所述炉体上开有侧孔,所述侧孔上安装有敲击机构,所述敲击机构用于敲击所述下料嘴。在炉体左侧对着下料嘴下端部侧面,设置敲击机构,人工在轴向方向由左向右敲打敲击手柄,导杆向右移动,敲打下料嘴下端,将粘附在上的小而碎的片料抖下,保持下料嘴通畅送料,不敲击时,由于弹簧压缩后的回弹,使导杆回位,这样在间歇式的敲打敲击手柄,导杆同步间歇式左右移动,敲打下料嘴,保持通畅送料。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快淬炉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真空电弧重熔快淬炉的敲击式下料嘴。
背景技术
真空电弧重熔快淬炉是生产中、低磁性能快淬钕铁硼磁粉的专用设备,其基本原理是通过电弧熔炼法将预置与坩埚内的钕铁硼铸片熔化,铸片规格为厚度0.3-0.4毫米,长度为8-12毫米,宽度3-5毫米,随后不断通过下料嘴向坩埚内加入钕铁硼铸片,加热至1350℃熔化成合金液,并经坩埚上的耐热陶瓷嘴持续溢流至高速旋转的水冷辊轮,被拉成薄膜快速凝固形成快淬条带,经后续的晶化、破碎、筛分工序制作成粒度为100目的快淬钕铁硼磁粉产品,供下游厂家制作粘接磁体使用。
目前在线工作的炉型,单炉次可连续生产4小时,产量300公斤,由于钕铁硼铸片中有小而碎的片料,它经下料嘴进入坩埚熔化,在其电弧区温度可达 2000℃,弧光加热下料嘴,小碎片料粘附在下料嘴口,造成堵塞,无法继续送料。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真空电弧重熔快淬炉的敲击式下料嘴,旨在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用于真空电弧重熔快淬炉的敲击式下料嘴,包括炉体,所述炉体内设置有下料嘴和坩埚,所述坩埚设置在所述下料嘴的正下方;所述炉体上开有侧孔,所述侧孔上安装有敲击机构,所述敲击机构用于敲击所述下料嘴。
进一步的,所述敲击机构包括敲击导杆、外支座、内支座、密封圈、密封垫、弹簧和敲击手柄。
进一步的,所述外支座设置在炉体外侧,所述内支座设置在炉体内侧,所述外支座一端穿过所述侧孔伸入到炉体内,所述内支座一端套装在所述外支座上,所述外支座和内支座通过螺栓连接在所述炉体上,且所述外支座与所述炉体之间设置有密封垫。
进一步的,所述敲击导杆包括导杆内端和导杆外端,所述导杆外端依次穿过内支座和外支座并伸出到所述炉体外。
进一步的,所述导杆外端端部设置有螺纹,所述敲击手柄上开设有螺纹孔,所述敲击导杆与所述敲击手柄通过螺纹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导杆外端上套装有弹簧和密封圈,所述密封圈设置在所述外支座和所述内支座之间,所述弹簧设置在所述外支座和所述敲击手柄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密封圈数量为四个,所述导杆内端直径大于导杆外端直径,所述导杆内端端部正对所述下料嘴侧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炉体左侧,对着下料嘴下端部侧面,设置敲击机构,人工在轴向方向由左向右敲打敲击手柄,导杆向右移动,敲打下料嘴下端,将粘附在上的小而碎的片料抖下,保持下料嘴通畅送料,不敲击时,由于弹簧压缩后的回弹,使导杆回位,这样在间歇式的敲打敲击手柄,导杆同步间歇式左右移动,敲打下料嘴,保持通畅送料。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中:1-敲击手柄、2-弹簧、3-外支座、4-内支座、5-密封圈、6-敲击导杆、 7-下料嘴、8-炉体、9-坩埚、10-粘附料、11-密封垫。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会凌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四川会凌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05007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