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普外科用的直肠给药器有效
申请号: | 202022049853.8 | 申请日: | 2020-09-18 |
公开(公告)号: | CN21407467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31 |
发明(设计)人: | 王金淼;董莉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金淼 |
主分类号: | A61M31/00 | 分类号: | A61M31/00 |
代理公司: | 青岛致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36 | 代理人: | 吴杉 |
地址: | 300051 ***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外科 直肠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普外科用的直肠给药器,包括注射管、注射筒、活塞、L型硬质管道和滑道。所述注射管是由软性金属材质制成的细管,且截面直径为6mm,其一端一体成型有球型腔,球型腔墙壁上开有数个小孔,另一端一体成型有连接头,连接头与注射管的注射头连接,所述注射筒内设有活塞,且远离注射头的一端为封闭端,L型硬质管道穿过封闭端的端面与活塞固定连接,L型硬质管道的一端连接有微型气泵,微型气泵安装在滑道上,滑道与注射筒一体成型;靠近于活塞的硬质管道上开有数个出气孔,气泵上设有流量控制阀。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和工作效率高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普外科用的直肠给药器。
背景技术
为了解决儿童和特殊病人服药、打针、输液难的问题,近些年,直肠直接给药的治疗方法在基层医疗机构得到大力的推广,并深受广大儿童和患者家属的欢迎和认可。但在临床上,却无相应规范的给药设备,致使大多医生采用自制的给药器具给药,如此,即不卫生,也不规范,又容易伤及直肠粘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便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普外科用的直肠给药器,它能够在给直肠上药的同时又不伤害直肠。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普外科用的直肠给药器,包括注射管、注射筒、活塞、L型硬质管道和滑道。所述注射管是由软性金属材质制成的细管,且截面直径为6mm,其一端一体成型有球型腔,球型腔墙壁上开有数个小孔,另一端一体成型有连接头,连接头与注射管的注射头连接,所述注射筒内设有活塞,且远离注射头的一端为封闭端,L型硬质管道穿过封闭端的端面与活塞固定连接,L型硬质管道的一端连接有微型气泵,微型气泵安装在滑道上,滑道与注射筒一体成型;靠近于活塞的L型硬质管道上开有数个出气孔,微型气泵上设有流量控制阀。
作为优选,所述L型硬质管道与注射筒封闭端连接处设有密封圈。
作为优选,所述注射筒由透明材质制成且其上设有刻度尺。
作为优选,所述L型硬质管道内设有气压传感器。
作为优选,所述注射筒的外壁上设有手持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通过设置气泵、硬质管道和活塞,实现了气泵控制和手工注射两种操作,给医护人员带来了便利;
(2)通过设置软性金属注射管,不仅不伤害直肠还能将药送达直肠,同时金属摩擦力较小,给医护人员带来了便利;
(3)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和工作效率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注射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1、注射筒;2、注射管;3、L型硬质管道;4、滑道;5、活塞;6、手持部;7、气压传感器;8、微型气泵;11、注射端;21、球型腔;22、连接头;31、出气孔;81、控制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图2所示,一种普外科用的直肠给药器,包括注射筒1、注射管2、L型硬质管道3、滑道4和活塞5。所述注射管2是由软性金属材质制成的细管,且截面直径为6mm,其一端一体成型有球型腔21,球型腔21墙壁上开有数个小孔,另一端一体成型有连接头22,连接头22与注射筒1的注射端11连接,所述注射筒1内设有活塞5,且远离注射端11的一端为封闭端,L型硬质管道3穿过封闭端的端面与活塞5固定连接,L型硬质管道3的一端连接有微型气泵8,微型气泵8安装在滑道4上,滑道4与注射筒1一体成型;靠近于活塞5的L型硬质管道3上开有数个出气孔31,微型气泵8上设有流量控制阀8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金淼,未经王金淼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04985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茶叶防潮包装罐
- 下一篇:一种多媒体教学装置用防护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