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在线除磷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22047542.8 | 申请日: | 2020-09-17 |
| 公开(公告)号: | CN21377173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3 |
| 发明(设计)人: | 郑航桅;陈晨咏;陆斌;庞维海;赵焱;刘源;谢丽;尹大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粤海水务股份有限公司;同济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水资源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C02F101/10 |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王锦霞 |
| 地址: | 518018 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污水处理 在线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的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在线除磷装置,包括通过第一管道顺次连接的进水组件、过滤组件以及出水组件,所述进水组件与过滤组件之间设有管道泵,所述进水组件与过滤组件间连接的第一管道连通有加药组件,所述加药组件向第一管道内投加可与磷反应形成颗粒的混凝剂,所述加药组件连接于管道泵的进水端。本实用新型采用物化的形式在线除磷,可有效回收磷且避免无机污泥流出导致的污染;本实用新型为独立工作的装置,与其他设备之间并无连接,工作时将其放入对应的污水设备中即可,不影响其他设施的运转,操作简单方便;因其工作的灵活性,可在厌氧释磷阶段就开启运行,可有效节省加药组件的投药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的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在线除磷装置。
背景技术
磷作为一种重要的元素,为微生物生长提供了必要的营养。污水当中含有大量的磷,水体极易出现富营养化的问题。为此,污水处理厂出水中的磷是一项重要的控制目标。为了消除磷带来的危害,现有的污水处理厂一般都采用生物除磷工艺。但是,由于对控制的技术要求高,生物除磷工艺无法达成预期的目标,不稳定的除磷过程,致使污水厂出水中的磷浓度无法控制在排放标准以下。
专利CN201910260478.0公开了一种中高浓度综合污水脱氮除磷处理工艺,采用高效气浮深度预处理→缺氧、厌氧、好氧生化池处理和泥水分离→二段化学除磷加药混凝沉淀→连续砂过滤及出水的工艺处理路线;设计两点加药,分别为高效气浮加药进行深度预处理,对污水中的TP进行初步去除,在混凝阶段加药进一步对TP进行深度去除。上述方案采用化学除磷的方法,将无机盐投入污水当中,使其与污水中磷发生化学反应,形成为颗粒状物质,并进行相应的固液分离;但由于其采用的是后沉淀除磷方式,其设备繁琐,大幅提高污水处理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在线除磷装置,漂浮于生化池内在线除磷,可避免无机污泥进入生化池、有效回收磷,且设备结构简单、制作成本低。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提供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在线除磷装置,包括通过第一管道顺次连接的进水组件、过滤组件以及出水组件,所述进水组件与过滤组件之间设有管道泵,所述进水组件与过滤组件间连接的第一管道连通有加药组件,所述加药组件向第一管道内投加可与磷反应形成颗粒的混凝剂,所述加药组件连接于管道泵的进水端。
本实用新型的用于污水处理的在线除磷装置,在管道泵的作用下,活性污泥池内的污水由进水组件进入至管道泵的进水端,在管道泵的进水端污水与来自加油组件的混凝剂混合,污水中的磷与混凝剂快速反应形成颗粒;含有颗粒的污水进入过滤组件,污水中的颗粒物被过滤组件截留,清水从过滤组件流出,经出水组件重新进入活性污泥池内。本实用新型采用物化的形式在线除磷,可有效回收磷且避免无机污泥流出导致的污染;另外,本实用新型的在线除磷装置为独立工作的装置,与生化池、二沉池等污水处理设备之间并无连接关系,工作时将其放入对应的污水设备中即可,不影响其他设施的运转,操作简单方便。
进一步地,所述进水组件包括吸水管、第一滤布及第一滤芯,所述吸水管的一端与第一管道连通、吸水管的另一端伸入至第一滤芯内,所述第一滤布环绕于第一滤芯的外周,所述第一滤布、第一滤芯位于液面以下。
进一步地,所述加药组件包括加药罐和蠕动泵,所述加药罐内盛装有混凝剂,所述蠕动泵连接于加药罐与管道泵进水端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管道泵的出水端与过滤组件之间连接有第一管道混合器。
进一步地,所述过滤组件为袋式过滤器,所述袋式过滤器的进水端设有用于监测颗粒截留量的压力表。
进一步地,所述出水组件包括出水管、第二滤布及第二滤芯,所述出水管的一端与第一管道连通,吸水管的另一端伸入至第二滤芯内,所述第二滤布环绕于第二滤芯的外周,所述第二滤布、第二滤芯位于液面以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粤海水务股份有限公司;同济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水资源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未经广东粤海水务股份有限公司;同济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水资源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04754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液压拆轴器
- 下一篇:一种新型军用管道自动排气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