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建筑安全用围挡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2046819.5 | 申请日: | 2020-09-18 |
公开(公告)号: | CN21326926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5 |
发明(设计)人: | 吴全胜;张震;杨松雅;杨亚男;张真真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全胜 |
主分类号: | E04H17/14 | 分类号: | E04H17/14;E04B1/82;E04B1/98;B01D47/06 |
代理公司: | 郑州亦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88 | 代理人: | 王璐 |
地址: | 450000 河南省郑州市郑***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建筑 安全 用围挡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建筑安全用围挡装置,包括底座、凸块、第三弹簧和吸声凸条,所述底座左侧面的中部安装有凸块,且底座右侧面的中部开设有方槽,并且方槽中安装有固定块,而且固定块通过第一弹簧连接有活动块,所述底座的顶部开设有横槽,且横槽的底部通过第二弹簧连接有滑杆,并且滑杆的侧面安装有凸齿,所述凸齿的外侧连接有齿轮,且齿轮嵌入式安装于底座内,并且齿轮通过拉绳与夹持板相连接,所述夹持板连接于纵槽中,且纵槽开设于底座的顶部,所述滑杆的顶部连接有挡板,且挡板位于横槽中,所述输水管的下方安装有横杆。该建筑安全用围挡装置,可以进行降噪、降尘和减震的处理,同时可以进行自身的拆装与个体之间的组合。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安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建筑安全用围挡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建筑行业越来越兴盛,建筑施工的现场越来越多,在建筑施工过程中,为了安全起见需要使用围挡装置来将施工现场与外部环境分隔开来,以减小施工对外部环境造成的影响,然而现有的建筑安全用围挡装置存在以下问题:
建筑施工现场会产生较多的灰尘、噪音,有时还会出现土块或者其他杂物在施工过程中砸到围挡装置而产生震动,现有的建筑安全用围挡装置在使用过程中,只进行了距离防护,不便于进行降噪、降尘和减震的处理,同时,现有的建筑安全用围挡装置一般是整体进行搬运,占用的空间较多,不便于进行自身的拆装与个体之间的组合。
针对上述问题,急需在原有建筑安全用围挡装置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设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安全用围挡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提出现有的建筑安全用围挡装置不便于进行降噪、降尘和减震的处理,同时不便于进行自身的拆装与个体之间的组合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建筑安全用围挡装置,包括底座、凸块、第三弹簧和吸声凸条,所述底座左侧面的中部安装有凸块,且底座右侧面的中部开设有方槽,并且方槽中安装有固定块,而且固定块通过第一弹簧连接有活动块,所述底座的顶部开设有横槽,且横槽的底部通过第二弹簧连接有滑杆,并且滑杆的侧面安装有凸齿,所述凸齿的外侧连接有齿轮,且齿轮嵌入式安装于底座内,并且齿轮通过拉绳与夹持板相连接,所述夹持板连接于纵槽中,且纵槽开设于底座的顶部,并且夹持板与纵槽之间连接有第二弹簧,所述滑杆的顶部连接有挡板,且挡板位于横槽中,并且挡板前侧的顶部安装有输水管,而且输水管上开设有喷水孔,所述输水管的下方安装有横杆,且横杆位于挡板的前侧,并且横杆连接于固定框中,而且固定框与横杆之间连接有第三弹簧,所述安装于撞击板的后侧,且撞击板位于挡板的前侧,所述撞击板的外侧安装有吸声凸条。
优选的,所述凸块设计为球形结构,且凸块与活动块之间相互卡合。
优选的,所述活动块的端部设计为等腰三角形结构,且活动块通过第一弹簧与、固定块之间构成弹性活动结构。
优选的,所述凸齿等间距分布于滑杆的两侧,且凸齿与齿轮相啮合。
优选的,所述夹持板设计为直角三角形结构,且夹持板与纵槽之间滑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横杆设计为“T”字形结构设计,且横杆通过第三弹簧与固定框之间构成减震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建筑安全用围挡装置;
1.通过设置的凸块、第一弹簧、活动块、凸齿、齿轮、夹持板和第二弹簧,使得挡板放置在滑杆上后,就会带动凸齿与齿轮相互啮合,进而带动夹持板拉伸第二弹簧对围挡装置自身进行组装,同时进凸块与活动块相互卡合拉伸和压缩第一弹簧就可以对单个围挡装置之间进行拼装;
2.通过设置的喷水孔、横杆、固定框、第三弹簧、撞击板和吸声凸条,使得发生撞击时,撞击板会带动固定框压缩第三弹簧,进而使横杆在固定框内发生移动,进行减震,吸声凸条可以将施工过程中的噪音进行吸收,减小对周围居民生活的影响,同时喷水孔喷出的水可以进行降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全胜,未经吴全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04681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细胞培养用培养液补液装置
- 下一篇:一种喷漆吸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