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无人飞机的可折叠式牵引杆有效
申请号: | 202022042242.0 | 申请日: | 2020-09-17 |
公开(公告)号: | CN21394880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13 |
发明(设计)人: | 李开放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乾程航空精密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4F1/22 | 分类号: | B64F1/22 |
代理公司: | 西安智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61221 | 代理人: | 王畅阳 |
地址: | 710089 陕西省西安市阎良区国***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无人 飞机 折叠式 牵引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无人飞机的可折叠式牵引杆,包括牵引挂环、杆体、滚轮组件和牵引接头组件,所述牵引挂环和牵引接头组件分别设置在杆体的两端,滚轮组件安装在杆体上、且位于牵引接头组件一侧,滚轮组件能够打开与收起,以用于是否需要牵引无人机;其中,杆体包括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通过折叠组件能够实现快速对折;牵引接头组件通过插销的方式能够快速稳定的对接无人机的前轮轴。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技术牵引杆使用时操作繁琐,效率低,使用后不易移动、收纳的问题,该牵引杆结构设计合理,操作简单,保存维护方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无人机飞行保障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无人飞机的可折叠式牵引杆。
背景技术
目前,无人机在民用和军用领域得到广泛的使用,特别是遇到重大的自然灾害,无人机更难发挥独特的优势,近年来随着无人机技术和装备的快速发展,中大型无人机逐渐成为无人机未来的发展趋势之一,执行任务时需要将其从机库移到跑道。
无人机从出库到滑跑跑道上通常是通过牵引杆连接,由牵引车拉动无人机移动。现有的牵引形式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单点式牵引,其牵引连接点在前起落架上,即牵引接头与前轮轴对接;另一类为三点式牵引或三点以上的牵引形式,在前起落架和主起落架上均有牵引点,其中在与主起落架连接时为柔性连接。三点式牵引或三点以上的牵引形式是根据起落架受力情况等因素决定牵引形式的,其存在结构复杂、零组件多和重量较大等特点,价格昂贵,因此无特殊要求的无人飞机一般都选用单点式牵引。现有单点式的牵引杆存在以下缺陷:一是牵引杆一般较长,不易折叠收纳;二是牵引杆一般比较重,不便移动;三是牵引接头在与前轮轴对接时操作繁琐,不能快速完成。
有鉴于此,本发明人设计出一种用于无人飞机的可折叠式牵引杆,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用于无人飞机的可折叠式牵引杆,使用时能够快速完成对接,不使用时方便移动、且杆体能够对折,方便收纳,不占较多空间。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用于无人飞机的可折叠式牵引杆,包括牵引挂环、杆体、滚轮组件和牵引接头组件,所述牵引挂环和牵引接头组件分别设置在杆体的两端,所述滚轮组件安装在杆体上、且位于牵引接头组件一侧,所述滚轮组件用于移动牵引杆;
其中,所述杆体包括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所述第一连杆与第二连杆通过折叠组件连接,通过所述折叠组件能够使第一连杆与第二连杆对折;
所述牵引接头组件包括“U”字型连接件、拉杆销和定位销,所述“U”字型连接件由两个侧壁部和横向连接部组成,两个侧壁部的末端对称开设通孔,每个所述通孔内配合设置有拉杆销,所述拉杆销通过定位销限制其在通孔内伸缩的距离,用于与无人机的前轮轴对接。
进一步地,还包括双耳连接件,所述横向连接部的中部固定有单耳连接件,所述双耳连接件与单耳连接件通过保险销和第二快插销连接,且所述保险销靠近连接部一侧,所述单耳连接件上、与第二快插销连接处设置有腰孔;
所述双耳连接件固定在杆体的端部。
进一步地,所述折叠组件包括设置在第一连杆端部的第一折叠件和第二连杆端部的第二折叠件,所述第一折叠件与第二折叠件的一端铰接,所述第一折叠件与第二折叠件的另一端通过销轴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滚轮组件包括连接板、连接盖板、滚轮安装板和滚轮,所述连接板与连接盖板通过螺栓组件将滚轮组件固定在杆体上;
所述滚轮安装板为两个、且分别固定在连接板的两侧壁上,两个所述滚轮安装板的底部通过曲轴连接两个滚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乾程航空精密制造有限公司,未经西安乾程航空精密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04224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管式加热炉体结构
- 下一篇:一种机器人用上下料夹爪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