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建筑施工用塔吊基坑积水自动抽排水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2041474.4 | 申请日: | 2020-09-17 |
公开(公告)号: | CN21235835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15 |
发明(设计)人: | 王廷运;徐建;葛波;郑建章;王莹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水利市政园林建设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19/06 | 分类号: | E02D19/06;F04B49/06 |
代理公司: | 蚌埠鼎力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4102 | 代理人: | 王琪 |
地址: | 233010 安徽省蚌埠市东海大道张公山公***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建筑 施工 塔吊 基坑 积水 自动 排水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建筑施工用塔吊基坑积水自动抽排水装置,包括有插设于基坑集水坑内的支撑杆、固定于支撑杆上的水位采集信号盒、通过抽水管与基坑集水坑连通的抽水泵、以及抽排水专用配电控制柜;水位采集信号盒内的水位数据采集模块采集水位信息并通过无线通讯网络发送给抽排水专用配电控制柜,抽排水专用配电控制柜控制抽水泵启停操作。本实用新型采用自动化控制抽水,避免施工现场因塔吊基坑积水浸泡基坑带来的安全隐患,避免乱接抽水泵电线而带来的安全隐患,减少了人力消耗,减低了人工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领域,具体是一种建筑施工用塔吊基坑积水自动抽排水装置。
背景技术
现在建筑施工现场垂直运输中多用塔吊设备进行材料调运,给建筑施工带来了极大的方便,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成本。同时正因为塔吊的普遍运用也给建筑施工现场的安全生产管理带来了许多安全隐患,特别是基坑集水坑内积水浸泡基础,使基础不稳发生安全事故。
现有的塔吊基础排水是采用人为看守抽水泵抽水,但在复杂的施工现场环境中,往往因为人手不够、工作安排不当、遗忘等各方面原因造成抽排水滞后,也经常通过电视新闻、报纸等媒体报导,看到因为塔吊基础不稳发生塔吊倒塌的安全事故,给人民生命财产带来巨大损失。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建筑施工用塔吊基坑积水自动抽排水装置,安装使用方便,采用水位采集自动化控制抽水泵进行抽水,使得塔吊基础内的积水能及时抽排,避免塔吊基础长期浸泡在水里造成的基础不稳等安全隐患。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建筑施工用塔吊基坑积水自动抽排水装置,包括有插设于基坑集水坑内的支撑杆、固定于支撑杆上的水位采集信号盒、通过抽水管与基坑集水坑连通的抽水泵、以及抽排水专用配电控制柜;所述的水位采集信号盒包括有固定于支撑杆上的密封盒,固定设置于密封盒内的水位数据采集模块、信号发射模块和供电模块,以及固定于密封盒上且朝向基坑集水坑底的红外线水位感应探头;所述的供电模块对水位数据采集模块、信号发射模块和红外线水位感应探头进行供电,所述的红外线水位感应探头的信号输出端与水位数据采集模块的信号输入端连接,水位数据采集模块的信号输出端与信号发射模块的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的抽排水专用配电控制柜包括有配电箱,设置于配电箱内的信号接收模块、控制器、信号输出模块和低压电源模块;所述的信号接收模块和信号发射模块无线通讯连接,所述的低压电源模块分别对信号接收模块、控制器、信号输出模块和抽水泵进行供电,所述的信号接收模块的信号输出端、信号输出模块的输入端均与控制器连接,信号输出模块的输出端通过继电器与抽水泵连接实现通断控制。
所述的密封盒上设置有与信号发射模块的信号输出端连接的发射天线;所述的配电箱上设置有与信号接收模块的信号输入端连接的接收天线;所述的发射天线和接收天线进行无线通讯连接。
所述的供电模块包括有供电电池、与供电电池连接的开关电源模块,所述的水位数据采集模块、信号发射模块和红外线水位感应探头分别与开关电源模块的电源输出端连接。
所述的低压电源模块通过隔离变压器降压、整流后分别与信号接收模块、控制器、信号输出模块和抽水泵连接。
所述的配电箱内设置有漏电保护器,所述的低压电源模块的电源输入端与漏电保护器的接线端子连接。
所述的信号接收模块、控制器、信号输出模块和低压电源模块集成于密封的控制盒内,控制盒置于配电箱内部控制电器器件排列的最末端位置。
所述的信号发射模块和信号接收模块的工作频率相同且编解码集成电路的地址码相同。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
(1)、本实用新型采用红外线水位感应探头采集基坑集水坑内积水的水位,适用于小水位数据的采集,采集精度高,可达到厘米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水利市政园林建设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水利市政园林建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04147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动化可视化煤的坚固性系数测定装置
- 下一篇:一种双平台3D打印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