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RFID高频天线耐弯折度测试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2039958.5 | 申请日: | 2020-09-16 |
公开(公告)号: | CN21296434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13 |
发明(设计)人: | 朱华美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莫莫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02 | 分类号: | G01N3/02;G01N3/04;G01N3/2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兰锋盛世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504 | 代理人: | 罗炳锋 |
地址: | 214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rfid 高频 天线 耐弯折度 测试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RFID高频天线耐弯折度测试装置,属于标签天线测试技术领域,包括测试装置、折叠移动装置和显示台,所述左夹持件的右端内壁与转动杆的外壁活动连接,所述左夹持件的左端外侧固定连接有拉力测量元件,所述转动杆的外壁与右夹持件的左端内壁活动连接,所述内部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转动把手,所述支撑杆的内侧与折叠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增加了夹具设计,在天线测试过程中将天线夹住,以免天线发生偏移,造成测试误差,通过折叠杆和支撑杆,实现可折叠伸缩的功能,可以伸缩移动,方便移动携带,通过角度测量元件和拉力测量元件的组合设置,不仅仅可以测试出天线的耐弯折度,还可以了解天线的拉力程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RFID高频天线耐弯折度测试装置,涉及标签天线测试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RFID标签行业生产的高频天线的常规设计是在PET薄膜的正面和反面都刻上铝箔下的线路,之后再通过模切机的功能原理将正反面的线路导通。RFID无线技术是一种非接触式的自动技术,RFID天线需要对其进行耐弯折度测试,现在的装置一般都是底座和测试装置组成,大同小异。现有技术中还存在以下问题:
1、在测试过程中一般只能测试出弯折强度的高低,而不能确切的测试出天线受外界拉力程度是否能达到要求。
2、一般天线测试装置需要满足不同天线的高度要求,并且一些测试装置不便移动给测试带来了很大的影响。
3、天线在测试过程中会旋转发生不稳定的偏移,使天线发生褶皱,早餐测试的不准确或者失败,测试成功效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RFID高频天线耐弯折度测试装置,采用折叠杆和支撑杆的结构,使装置具备折叠伸缩的功能,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所提到的测试装置不便移动的问题,其中的内部杆和外部杆可以实现上下伸缩变化,具备了高度可调节的功能,解决了天线测试过程中高度的要求,另外夹具可以在测试过程中将天线夹住,具有稳定性,解决了在实地测试过程中天线发生偏移不稳定的问题,方便一次测试成功,减少了测试失败的概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RFID高频天线耐弯折度测试装置,包括测试装置、折叠移动装置和显示台,所述测试装置的底部与显示台的固定连接,所述显示台的底部与折叠移动装置的顶部活动连接。
所述测试装置包括了左夹持件、角度测量元件、拉力测量元件和右夹持件,所述左夹持件的右端内壁与转动杆的外壁活动连接,所述转动杆的外壁与右夹持件的左端内壁活动连接,所述转动杆的两端转动连接有转动支撑块,所述左夹持件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底板。
所述显示台包括了台面、凸块和交互显示屏,所述台面的外壁均匀设置有凸块,所述台面的顶部内壁固定连接有外部杆。
所述折叠移动装置包括了支撑杆、折叠杆和滑块,所述支撑杆的内侧与折叠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转动件,所述转动件的内壁活动连接有活动杆,所述活动杆的两端外壁与凸块的内壁转动连接。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外部杆的内壁设置有内螺纹,所述外部杆的内壁螺纹连接有内部杆,所述内部杆的外壁设置有外螺纹,所述内部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转动把手,所述内部杆的底部与底板的底部固定连接,通过转动把手可以调节内部杆的高度,从而调节测试装置的高度。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转动杆的一端活动连接有从动齿轮,所述从动齿轮的外壁与主动齿轮的外壁啮合,所述主动齿轮的内侧固定连接有旋转杆,所述旋转杆的底部活动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底部与台面的顶部固定连接,电机带动主动齿轮转动,主动齿轮带动从动齿轮转动,从而带动测试装置进行角度测量和拉力测量。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台面的外壁一侧固定连接有交互显示屏,交互显示屏可以随时清楚地观察到天线的测试数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莫莫电子有限公司,未经无锡莫莫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03995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柔光吸顶灯
- 下一篇:一种塑胶外壳加工用表面处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