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生活污水处理用储泥池的排泥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2038718.3 | 申请日: | 2020-09-16 |
公开(公告)号: | CN21352755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5 |
发明(设计)人: | 魏俊祥;张建英;饶四海;柴红鹰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南方水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21/06 | 分类号: | B01D21/06;B01D21/24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正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08 | 代理人: | 任志龙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龙***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活 污水处理 用储泥池 装置 | ||
本申请涉及一种生活污水处理用储泥池的排泥装置,其包括:池体,池体侧壁开设有出水口,池体内水平设置有与池体侧壁相贴合的沉淀板,池体内壁竖直安装有贯穿沉淀板的导水管,导水管远离池体内壁的一侧开设有延伸方向与导水管的延伸方向相一致的通水槽,池体上设置有用于驱动沉淀板沿池体侧壁竖直位移的驱动组件,导水管上设置有调节通水槽开口大小的调节组件,其中,沉淀板位于出水口上方。本申请具有改善絮凝体堵塞出水口情况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生活污水处理用储泥池的排泥装置。
背景技术
储泥池是处理生活污水的一种构筑物,储泥池内的污水通过沉淀作用可以与水中泥土等杂质分层,再将泥土等杂质抽出可以将泥土等杂质与污水分离。
在对污水净化时,泥土等杂质会在重力的作用下沉入池底,但是还会有部分杂质难以沉淀,为了提高净化效果,通常会向水中加入混凝剂或者助凝剂,使水中难以沉淀的颗粒能互相聚合而形成胶体,然后与水体中的杂质结合形成更大的絮凝体,使其体积增大而下沉,从而达到水与杂质分离的目的。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存在有以下缺陷:絮凝体的凝聚力强,当絮凝体汇集在出水口时,容易将出水口堵塞,导致水无法从出水口排出,影响水体的净化效果,对此有待进一步改善。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改善絮凝体堵塞出水口的情况,本申请提供一种生活污水处理用储泥池的排泥装置。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生活污水处理用储泥池的排泥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生活污水处理用储泥池的排泥装置,包括:池体,所述池体侧壁开设有出水口,其特征在于,所述池体内水平设置有与所述池体侧壁相贴合的沉淀板,所述池体内壁竖直安装有贯穿所述沉淀板的导水管,所述导水管远离所述池体内壁的一侧开设有延伸方向与所述导水管的延伸方向相一致的通水槽,所述池体上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沉淀板沿所述池体侧壁竖直位移的驱动组件,所述导水管上设置有调节所述通水槽开口大小的调节组件,其中,所述沉淀板位于所述出水口上方。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沉淀板、导水管、通水槽、驱动组件以及调节组件,沉淀板可以将絮凝体拦截于出水口上方,可以有效减少絮凝体进入出水口,从而减少出水口发生堵塞的情况,导水管开设的通水槽可以将沉淀板上方的水通向池体底部,通过调节组件,可以根据絮凝体沉淀层的高度调节通水槽的开度,减少絮凝体、污泥等杂物随水流流至沉淀板下方的情况,开启驱动组件,可以带动沉淀板沿池体侧壁做竖直方向上的位移,方便将沉淀板移出池体,清理沉淀板上的絮凝体及污泥。
本申请进一步设置,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安装于所述池体上方且输出轴竖直朝向所述池体底部的伺服电机;竖直连接于所述伺服电机输出轴且靠近所述池体内壁转角处的丝杆;螺纹套设于所述丝杆上且与所述池体侧壁相贴合的驱动块;以及设置于所述池体内用于限制所述驱动块移动方向的限位件,其中,所述驱动块与所述沉淀板侧壁一端卡合连接。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伺服电机、丝杆、驱动块以及限位件,当需要清理沉淀板时,通过开启伺服电机,可以带动丝杆转动,在限位件的限制作用下,驱动块沿丝杆的延伸方向移动,从而可以带动沉淀板沿竖直方向位移。
本申请进一步设置,所述限位件为竖直固定于所述池体内且贯穿所述沉淀板的限位杆。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限位杆,丝杆转动时,限位杆和丝杆连接于沉淀板的相对两侧,使沉淀板仅能沿丝杆的而延伸方向进行位移,而不会随丝杆发生转动。
本申请进一步设置,所述调节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导水管两相对内壁远离所述池体一侧的滑轨;滑移连接于所述滑轨上且尺寸与所述通水槽尺寸相一致的调节板;竖直安装于所述调节板顶部的推拉杆;以及设置于所述池体内用于锁定所述推拉杆的锁定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南方水务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南方水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03871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