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柔性耐油防水中压电缆有效
| 申请号: | 202022037358.5 | 申请日: | 2020-09-16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36554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15 |
| 发明(设计)人: | 黄重园;刘毅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恒星传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B7/00 | 分类号: | H01B7/00;H01B7/17;H01B7/02;H01B7/18;H01B7/28;H01B7/282;H01B3/44 |
| 代理公司: | 北京慕达星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5 | 代理人: | 符继超 |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柔性 耐油防 水中 压电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柔性耐油防水中压电缆,包括中心的软铜导体,以及由软铜导体向外层依次包覆的半导电扎带层、内半导电屏蔽层、绝缘层、外半导电屏蔽层、金属总屏蔽层、聚酯扎带和外保护套。半导电扎带层采用绕包技术包覆在软铜导体外;内半导电屏蔽层、绝缘层、外半导电屏蔽层为三层共挤;三层共挤外部是金属总屏蔽层及聚酯扎带层,最外层为挤包的耐外护套层。本实用新型的电缆具有良好的柔软性和耐油防水性能,抗机械性能优、安装移动和维护方便,抗大电流过载能力强,运行安全可靠,能满足现代军工车载、舰船、高铁、矿山、贯通隧道、地铁建设、核电工程、石油开采等相关重大型移动电气设备配套应用要求,电性能优越。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电缆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柔性耐油防水中压电缆。
背景技术
近年来,我国军工车载、舰船、高铁建设、核电技术、隧道工程、采油等各行业高速发展,各类重型移动设备的发展领域不断扩大,现有供电用的移动电气配套用电缆的工作电压已不能满足移动重型设备系统配套需求,由低电压上升到中压供电型式,才能更好的为重型移动施工设备输送电路配套做支撑;由于此类高电压等级的电缆,国内还还没有配套生产;目前国际上只有少数发达国家电缆企业能够生产,国内需求全部依靠进口,由于柔性中压电缆产品进口其配套的安全可靠性和跟踪服务存有一定的局限性,是制约我国在该产品方面的瓶颈。目前国内3KV及以下中压电缆产品均为交联聚乙烯绝缘电缆,其只能作为固定敷设电缆用,重型移动设备使用的柔性中压电缆这一等级的柔性中压电缆结构产品,其特性不能满足重型移动设备的电气配套施工需要。而10KV级以下中压等级的移动配套项目用电缆,目前国内尚无研发报告。
因此,如何实现配套重型设备的柔性中压电缆供电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柔性耐油防水中压电缆,包括中心的软铜导体,以及由软铜导体内外层依次包括采用间隙绕包技术包覆的半导电扎带层,采用三层共挤技术包覆的内半导电屏蔽层、绝缘层、外半导电屏蔽层,以及金属总屏蔽层、聚酯扎带和外保护套。半导电扎带层采用间隙绕包技术包覆在软铜导体的外部,综合起屏蔽软铜导体均衡电场的作用;内半导电屏蔽层、绝缘层、外半导电屏蔽层采用三层共挤与包覆有半导电扎带层的软铜导体组成柔性中压绝缘导线;为确保上述柔性中压绝缘导线更好的工作,在其外部设计一层束绕的细软铜丝金属总屏蔽,充分防止内部柔性绝缘导线电磁外串从而更好的工作,以及避免外部电磁对柔性绝缘的电磁干扰;为防止束绕的金属总屏蔽层松散,在其外部采用聚酯扎带扎紧,最外层为挤包的 105℃低烟无卤聚烯烃材料的外保护套层。本实用新型的中压电缆具有良好的柔软性和耐油防水性能,抗机械性能优、安装移动和维护方便,抗大电流过载能力强,运行安全可靠,能满足现代军工舰船、高铁、矿山、贯通隧道、地铁建设、核电工程、石油开采等相关高等级的可移动电压配套应用要求,电性能优越。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柔性耐油防水中压电缆,包括:中心的软铜导体,以及由所述软铜导体依次向外层包覆的半导电扎带层、内半导电屏蔽层、绝缘层、外半导电屏蔽层、金属总屏蔽层、聚酯扎带和外保护套。
优选的,所述软铜导体由若干根细铜丝束绞而成。所述细铜丝束绞成股线,将股线多芯复绞成所需的5类软导体线芯规格,所述细铜丝为退火软铜丝,形成5类软线束绞导体,整体电缆产品较柔软,适合多行业的重型移动电气配套设备的中压等级电缆的配套应用。
优选的,所述半导电扎带层采用间隙绕包技术包覆在所述软铜导体外。所述半导电扎带层为薄壁型,可保证包覆后对所述软铜导体起到均衡电场分布的效果。因软铜导体由多根导线绞合而成,与内半导电屏蔽层之间易形成气隙,因此在软铜导体表面加一层半导电材料的半导电扎带层,起到均衡所述软铜导体电场的作用,与软铜导体等电位并与三层共挤的内半导电屏蔽层良好接触,避免在所述软铜导体与所述内半导电屏蔽层之间发生局部放电现象,从而确保绝缘导线的安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恒星传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州恒星传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03735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