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兔子饲蜱的固定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2034721.8 | 申请日: | 2020-09-16 |
公开(公告)号: | CN21384821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03 |
发明(设计)人: | 巴音查汗·盖力克;宋瑞其;郭庆勇;樊新丽;呼尔查;张杨;葛婷;李才善;郝蕴伟;陈宋琴;马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疆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K15/04 | 分类号: | A01K15/04;A01K67/033;A61D3/00 |
代理公司: | 西安亚信智佳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1241 | 代理人: | 段国刚 |
地址: | 830052 新疆维吾尔*** | 国省代码: | 新疆;6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兔子 固定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兔子饲蜱的固定装置,包括筒状结构、左固定带和右固定带,筒状结构从下往上由∞型渐变为椭圆形,筒状结构上部设有前段开口,筒状结构下端设有后段出口,筒状结构的左右侧各设有上下两个孔洞,筒状结构中间设有内凹隔档,筒状结构左侧固定连接左固定带,筒状结构右侧固定连接右固定带。本实用新型为培养蜱虫或体外寄生虫试验,主要涉及蜱虫、外寄生虫及其携带、传播病原,和抗蜱虫、外寄生虫方面研究,用于固定兔子耳朵及耳套,更加安全,操作简单,对防止外寄生虫外漏和试验方面表现出很好的效果,在治疗患病宠物兔方面可对兔耳起到固定和治疗的辅助作用,该装置体积小易于存放,且在制作方面具有成本低廉,价格低等优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蜱虫饲养固定装置用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兔子饲蜱的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蜱,又名蜱虫、壁虱、扁虱、草爬子,是一种体形较小的蛛形纲蜱螨亚纲蜱总科的节肢动物寄生物,可携带、传播多种病原体,对人类和动物健康构成了越来越大的威胁。在设计驱蜱方法、研究防治蜱传疾病等方面需要在试验兔子耳部进行大量的饲蜱试验,验证抗蜱及蜱传病效果。常规操作只是单纯的使用白色棉布制成两端开口的圆筒状耳套,一端套在兔子耳根部固定,另一端在接种蜱虫之后封口,以达到蜱虫在一个封闭的空间活动和吸血。但在饲蜱过程中,兔子因蜱虫叮咬耳部的痒痛感而时常用后肢蹬挠耳套,极可能造成耳套脱落,不仅影响实验研究,而且蜱虫爬到外界环境造成一定的生物安全隐患。根据上述情况,有必要制作一种方便、安全的兔子饲蜱的固定装置,通过该固定装置减少饲蜱过程中存在的耳套脱落影响实验研究,蜱虫外露造成环境污染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兔子饲蜱的固定装置,具体为一种体外寄生虫饲养、观察及研究过程中的固定用具,涉及各个发育阶段蜱虫饲养和蜱及蜱传疾病防治研究等方面,为蜱及蜱传疾病的研究和抗蜱药物、疫苗研究提供一个安全、实用的饲蜱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兔子饲蜱的固定装置,包括筒状结构、左固定带和右固定带,筒状结构10从下往上由∞型渐变为椭圆形,筒状结构为韧性塑料材质,筒状结构上部设有前段开口,筒状结构下端设有后段出口,筒状结构的左右侧各设有上下两个孔洞,筒状结构中间设有内凹隔档,筒状结构左侧固定连接左固定带,筒状结构右侧固定连接右固定带。
本实用新型中,左固定带包括:宽扁松紧带一和扁带绳一,宽扁松紧带一的一端从筒状结构左侧的上下两个孔洞穿出,另一端固定连接扁带绳一,右固定带包括:宽扁松紧带二和扁带绳二,宽扁松紧带二的一端从筒状结构右侧的上下两个孔洞穿出,另一端固定连接扁带绳二,扁带绳二末端固定连接扁带绳扣头,扁带绳扣头包括:金属环和针棒,金属环和针棒活动连接,金属环为方形状。
本实用新型中,扁带绳一的上面设有多个小孔,方便调节松紧度,扁带绳二与扁带绳扣头之间固定连接扁带绳环圈,扁带绳一、扁带绳二为尼龙材质,扁带绳一和扁带绳扣头通过针棒和扁带绳环圈固定于兔子两前肢中间的胸部。
本实用新型中,宽扁松紧带一、宽扁松紧带二为Y型宽扁松紧带。
本实用新型中,筒状结构左右侧设有的孔洞为方形或圆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兔子饲蜱的固定装置,培养蜱虫或体外寄生虫试验在大部分院校及部分科学研究所都比较普遍,主要涉及蜱虫、外寄生虫及其携带、传播病原,和抗蜱虫、外寄生虫方面研究,用于固定兔子耳朵及耳套,更加安全,操作简单,对防止外寄生虫外漏和试验方面表现出很好的效果,因此该饲蜱固定装置的应用是很有必要的。
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兔子饲蜱的固定装置,在治疗患病宠物兔方面也可对兔耳起到很好的固定和治疗辅助作用。
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兔子饲蜱的固定装置,该装置体积小易于存放,且在制作方面具有成本低廉,价格低等优势。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疆农业大学,未经新疆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03472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