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机车电源防接反保护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2022034673.2 | 申请日: | 2020-09-17 |
| 公开(公告)号: | CN21318426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1 |
| 发明(设计)人: | 胡勤振 | 申请(专利权)人: | 济宁众力电机车制造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L23/467 | 分类号: | H01L23/467;H01L23/473;H01L23/00;F16F15/04;H01M50/572;H01M10/42 |
| 代理公司: | 济宁汇景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54 | 代理人: | 黄美珍 |
| 地址: | 272053 山东省济宁市任城***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机车 电源 防接反 保护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机车电源防接反保护结构,包括盒体和二极管,盒体的内部通过两个隔层分隔为安装腔、换热腔和置物腔,二极管固定穿插安装在安装腔的内部,安装腔内壁底端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抽风机,换热腔的内部固定设有螺旋状的换热管,抽风机的出口端通过出风管与换热管的顶端固定连通,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将二极管放置在安装腔的内部,再通过温控开关自动控制抽风机工作使安装腔内部的气体经过换热管循环流动起来进行散热降温,无需与外界空气连通,确保二极管工作环境的同时提高散热效果,且通过微型制冷机可以产生冷气对换热腔内部的水体进行降温,进一步提高散热效果,延长二极管的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接反保护结构,特别涉及一种电机车电源防接反保护结构,属于机车电源接线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机车是轨道车辆运输的一种牵引设备,动力是利用牵引电机驱动车轮转动,借助车轮与轨面间的摩擦力,使机车在轨道上运行。这种运行方式,它的牵引力不仅受牵引电机(或内燃机)功率的限制,还受车轮与轨面间的摩擦制约。机车运输能行驶的坡度有限制,运输轨道坡度一般为3‰,局部坡度不能超过30‰。其按结构分类有架线式电机车和蓄电池电机车。
现有的电机车一般采用在电路中串入一个二极管,利用二极管的单向导通特性来实现电源防接反,但是由于二极管的压降固定,造成二极管上消耗的功率过大,二极管散热困难,长时间使用容易损坏,且二极管随着电机车移动,在移动过程中发生晃动容易损坏二极管,导致无法起到防接反的作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机车电源防接反保护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的电机车防接反保护结构散热困难以及在移动过程中发生晃动容易损坏二极管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机车电源防接反保护结构,包括盒体和二极管,所述盒体的内部通过两个隔层分隔为安装腔、换热腔和置物腔,所述二极管固定穿插安装在安装腔的内部,所述安装腔内壁底端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抽风机,所述换热腔的内部固定设有螺旋状的换热管,所述抽风机的出口端通过出风管与换热管的顶端固定连通,所述换热管的底端通过进风管与安装腔底端的另一侧固定连通,所述置物腔内部的一侧固定设有蓄电池,所述安装腔内壁顶端的另一侧固定安装有两个温控开关,所述置物腔内部的另一侧设有制冷组件,所述盒体的底端设有安装组件。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制冷组件包括微型制冷机和排气管,所述微型制冷机固定设置在置物腔内壁底端的另一侧,所述微型制冷机的出气端通过出气管与换热腔的内部固定连通,所述排气管固定穿插设置在换热腔另一侧的顶端。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出风管上、进风管上和出气管上均固定安装有逆止阀。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抽风机和微型制冷机分别通过两个温控开关与蓄电池电性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安装组件包括底板,所述底板顶端的四角固定设有四个导向杆,四个所述导向杆的顶端贯穿盒体底端的四角置于置物腔的内部,且四个所述导向杆的底部均套设有弹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底板两边侧的两侧分别固定设有四个安装块,四个所述安装块上均开设有安装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电机车电源防接反保护结构,通过将二极管放置在安装腔的内部,再通过温控开关自动控制抽风机工作使安装腔内部的气体经过换热管循环流动起来进行散热降温,无需与外界空气连通,确保二极管工作环境的同时提高散热效果,且通过微型制冷机可以产生冷气对换热腔内部的水体进行降温,进一步提高散热效果,延长二极管的使用寿命;通过安装组件的弹簧的弹性可以起到缓冲的作用,最大程度降低电机车移动过程中对二极管的影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济宁众力电机车制造有限公司,未经济宁众力电机车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03467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