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全冠移植的树根保湿袋有效
申请号: | 202022033661.8 | 申请日: | 2020-09-16 |
公开(公告)号: | CN21358709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2 |
发明(设计)人: | 朱莎莎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绿城东方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25/00 | 分类号: | A01G25/00;A01G23/04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尉伟敏 |
地址: | 3154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移植 树根 保湿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全冠移植的树根保湿袋,旨在解决现在的保湿袋中缺乏与外界环境的途径,造成大树霉根、烂根的不足。该实用新型上设有束缚件和通气件,束缚件沿保湿袋的轴向方向盘布在周向方向上,保湿袋上设有环套,所述束缚件穿设于环套中,束缚件两端伸出环套并连接有扎紧件,通气件包括中空的通气管,通气管插入到保湿袋中,通气管设置于保湿袋的一端连接有透气球,透气球中设有通气内腔,通气内腔连通通气管,透气球上设有若干与通气内腔连通的通气孔。树根通过透气球进行与外界气体交换,避免霉根、烂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树木移植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用于全冠移植的树根保湿袋。
背景技术
目前,植物全冠移植是指在保持原有的树形前提下,对树木进行适当疏枝、疏叶后,再进行栽植的一种种植形式。全冠移植的多为大树,而大树在全冠移植过程中由于要保留全部的枝和叶,断了根的大树存活难度高。现有的大树移植过程中,对大树根部的保护方法是在包裹有土壤的大树根部外包裹塑料层。但是仅在大树根部外包裹塑料层,运输过程中大树根部的水分蒸发速度快,输送距离较远时,大树容易缺水死亡,存活率低。大树在栽种过程中,也需要设置气穴提高树根和外界的通气能力,在运输过程中,不当仅注意供水能力,也应该考虑供气能力。
中国专利公告号CN209073115U,名称为一种提高树木成活率的移植结构,该申请案公开了一种提高树木成活率的移植结构,属于树木移植技术领域,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移植结构存在早期供水过剩、后期供水不足的问题,其包括一端为开口端的保湿袋;保湿袋的外圆周侧壁上沿其轴线方向等间距设置有若干环状的储水囊袋,每一储水囊袋上均设置有进水管;保湿袋内壁开设有若干与远离保湿袋开口一端的储水囊袋连通的出水孔;相邻两储水囊袋之间连通有连通管,保湿袋上设置有用于控制所述连通管开启或者关闭的控制件。本实用新型通过控制件控制各个储水囊袋之间的连通管错峰启闭,以实现在有限存储水分的前提下长时间均匀、缓慢地为树木供水,具有移植树木存活率的效果。但是,目前的保湿袋中缺乏与外界换气的途径,导致树根在运输过程中会进行无氧呼吸,造成烂根,尤其是在水分充足的环境下更加容易烂根。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在的保湿袋中缺乏与外界环境的途径,造成大树霉根、烂根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用于全冠移植的树根保湿袋,它能提供在运输过程中树根与外界大气之间换气途径,避免树根进行无氧呼吸,提高了与外界热量的交换,避免烧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全冠移植的树根保湿袋,所述保湿袋上设有束缚件和通气件,束缚件沿保湿袋的轴向方向盘布在周向方向上,保湿袋上设有环套,所述束缚件穿设于环套中,束缚件两端伸出环套并连接有扎紧件,通气件为透气球,透气球连接在保湿袋上,透气球两相对面分别处于保湿袋外以及保湿袋内,透气球中设有通气内腔,透气球上设有若干与通气内腔连通的通气孔。
首先将一端具有开口的保湿袋套装在树根上。然后通过一层层的束缚件扎紧,形成与树根外部的土层形状相近的球状体。束缚件可为绳索、扎条,其滑动并穿设在环套中。为了保证土球在运输过程中解体后的泥土不掉出保湿袋外部,需要将袋口扎紧,因此,袋内环境无法通过开口与外界交换空气。因此,设置了一个透气球,透气球芯部的通气内腔四通八达,利用通气孔与袋内外环境连通。这样设置凸块难以完全堵住,总是可以起到换气功能。透气球与保湿袋的连接是这样的,透气球与保湿袋干涉的圆形外缘与保湿袋固定连接,二者通过一体成型或胶水粘合的方式连接。保湿袋由于通气管的存在并不是完全封闭的,存在热交换的途径,而在空气的流动过程中,热量被带出,避免烧根。
作为优选,透气球连接有通气管,通气管与通气内腔连通,通气管伸出到保湿袋的袋口。通气管插入到保湿袋中,通过通气管与外界换气。由于大树在堆放时都是朝向一致的,因此,树根堆叠在一起,可能存在通气不畅的情况,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用通气管连通透气球,由于树干本身一般没有土球粗,在树干位置是留有一定空隙,空气是可以正常流通的。通气管可以为软管也可以为硬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绿城东方建筑设计有限公司,未经浙江绿城东方建筑设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03366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机械产品设计绘图用折叠支架
- 下一篇:一种防刺防割白大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