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医用约束绑带有效
申请号: | 202022032077.0 | 申请日: | 2020-09-16 |
公开(公告)号: | CN21321805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8 |
发明(设计)人: | 孟辰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F5/37 | 分类号: | A61F5/37;A61G13/10;A61G7/05 |
代理公司: | 北京捷诚信通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21 | 代理人: | 王卫东 |
地址: | 100045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医用 约束 绑带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医用约束绑带,包括用于包裹患者的包单,以及约束带;所述约束带包绕在所述包单和诊断床的侧面上,并通过固定装置固定,用于将患者的上身和下身约束在所述诊断床上。本实用新型,通过包单包裹患者,并通过约束带将患者的上身和下身约束在诊断床上,由包单对患者形成一重保护,扩大了约束带的作用面积,减低了患者挣扎活动时约束带与患者身体接触部分的压强,避免约束带直接作用于患者身体,对患者造成伤害;约束带包绕在包单和诊断床的侧面,将患者的上身和下身约束在诊断床上,增强了约束效果,保证了诊疗过程的顺利进行。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用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医用约束绑带。
背景技术
在日常的医疗过程中,医院常常会接收处于躁动、麻醉、昏迷等意识障碍状态的患者,对这些患者进行治疗或检查时,容易存在自伤、坠床、约束不力、自行拔除各种治疗管道等危险性行为。为避免上述情况的发生,确保患者安全以及治疗的顺利进行,通常采用约束带保护性约束患者的四肢。
如中国实用新型专利CN210384150U提供的一种医用约束衣,包括供患者穿的上衣,所述上衣上设置有供患者头部穿过的衣口,所述上衣的两侧设置有开口,所述开口从所述上衣的腋下位置延伸到所述上衣的底端,所述开口的两边设置有第一连接元件,所述上衣的正面固定设置有约束装置,所述约束装置包括与所述上衣相连的第一连接部,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部上用于捆绑的前约束带、设置在所述上衣的背面的肩部位置的后约束带,所述前约束带与所述后约束带的自由端用于固定在病床上,如此,人们可以把患者固定在病床上,避免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因烦躁造成不配合医生治疗的情况。但是上述医用约束衣具有以下缺点:
(1)设置在上衣前后的约束带仅能用于将患者固定在病床上,患者的手臂未受到约束,容易活动挣扎,不受控制;
(2)只针对患者的上身进行约束,在进行支气管、胃镜等项目的需要患者躺倒的检查项目时,患者的下身都处于活动状态,仍存在患者因感到不适而进行挣扎的情况。
有鉴于此,急需对现有的医用约束衣或医用约束绑带的结构进行改进,在不伤害患者的情况下加强对患者的约束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医用约束衣或约束绑带约束效果差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医用约束绑带,包括:
包单,用于包裹患者;
约束带,包绕在诊断床和所述包单的侧面,所述约束带的首尾两端通过固定装置进行固定,分别用于将患者的上身和下身约束在所述诊断床上。
在本方案中,所述固定装置包括:
母面魔术贴,设置在所述约束带的正面,沿所述约束带的长度方向设置;
子面魔术贴,设置在所述约束带的背面,沿所述约束带的宽度方向设置;
所述母面魔术贴和所述子面魔术贴分别设置在所述约束带的首端和尾端上。
在本方案中,所述子面魔术贴为间隔设置的多条,相邻两条所述子面魔术贴之间的间距为3.5cm。
在本方案中,所述约束带的尺寸为150cm×40cm~165cm×55cm。
在本方案中,所述母面魔术贴和所述子面魔术贴的长度为40cm~55cm。
在本方案中,所述包单上设置有用于释放患者手臂的拉链。
在本方案中,还包括收纳袋,包括用于收纳所述包单和所述约束带的容腔,以及设置在所述容腔开口上的抽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未经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03207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