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机床专用的智能冷却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2028473.6 | 申请日: | 2020-09-16 |
公开(公告)号: | CN21439347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15 |
发明(设计)人: | 王翔;奚秋镇 | 申请(专利权)人: | 费梅特(上海)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Q11/10 | 分类号: | B23Q11/10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家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27 | 代理人: | 宫建华 |
地址: | 201600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机床 专用 智能 冷却 机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机床专用的智能冷却机构,包括接头防护壳体和外导管,所述接头防护壳体安装在外导管的上端,所述外导管的下端连接有聚风外壳,通过冷却液体的冲击力对转接头上的螺旋叶桨进行机械做功,从而带动下端的扇叶进行转动,在扇叶的吹动下将刀头上附着的残渣进行吹除,同时接头防护壳体中的冷却液经由轴承支座下端的出液口排入到驱轴螺纹管与外导管上端夹层中,由于密封圈的密封作用下使液体能够透过导液孔进入到出液冷却管中,在经由出液冷却管下端的雾化喷头进行雾化后喷洒在机床切割刀头上,从而对机床切割刀头进行降温冷却,新型机床专用的智能冷却机构结构巧妙,节省能源,体型较小,适合多种工作环境。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床加工冷却相关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机床专用的智能冷却机构。
背景技术
机床加工是指用机床进行原材料的加工制作。机床的切削加工是由刀具与工件之间的相对运动来实现的,其运动可分为表面形成运动和辅助运动两类。表面形成运动是使工件获得所要求的表面形状和尺寸的运动,它包括主运动、进给运动和切入运动。机床加工过程中由于刀头的切割作用下产生高温,需要对刀头及时降温处理,延长刀头的使用寿命。
现有的机床专用的智能冷却机构技术存在以下问题:传统的机床专用的智能冷却机构在对刀头进行冷却降温时,由于刀头上易附着切割后的金属残渣,在冷却时需要通过借助外部风扇设备对其进行清理,因此能耗较高,增添加工成本,同时风扇采用外置,占用外部空间较多,影响设备其他装置的布局。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机床专用的智能冷却机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传统的机床专用的智能冷却机构能耗较高、占用外部空间较多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机床专用的智能冷却机构,包括接头防护壳体和外导管,所述接头防护壳体安装在外导管的上端,所述外导管的下端连接有聚风外壳,所述外导管与聚风外壳的内部贯穿有驱轴螺纹管,所述驱轴螺纹管的下端连接有扇叶,所述驱轴螺纹管的内部贯穿有出液冷却管,所述出液冷却管的下端连接有雾化喷头,所述驱轴螺纹管的上端连接有转接头,所述转接头的下端外部套接有调心滚子轴承,所述调心滚子轴承与接头防护壳体之间通过轴承支座活动连接,所述出液冷却管与驱轴螺纹管的圆周外壁上开设有导液孔,所述导液孔下侧的驱轴螺纹管内外两侧均套设有密封圈,两个所述密封圈上下两侧的外导管与驱轴螺纹管的圆周内壁上均设置有固圈夹环。
优选的,所述接头防护壳体的靠前侧圆周外壁上连接有进液冷却管,所述进液冷却管与外部冷却液箱相连接。
优选的,所述轴承支座的下端圆周外壁上开设有出液口,所述接头防护壳体通过出液口与导液孔和出液冷却管保持相互连通。
优选的,所述转接头圆周外壁上连接有多个螺旋叶桨,多个所述螺旋叶桨之间的夹角相同。
优选的,所述外导管、出液冷却管与驱轴螺纹管的圆心竖向在一条直线上。
优选的,所述驱轴螺纹管内外两侧管壁上的两个密封圈到导液孔的垂直距离相同。
优选的,所述密封圈通过上下两侧的固圈夹环固定限位在驱轴螺纹管的内外两侧夹层中。
与现有机床专用的智能冷却机构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机床专用的智能冷却机构,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费梅特(上海)精密机械有限公司,未经费梅特(上海)精密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02847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线材弯折试验机
- 下一篇:一种链传送自动送料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