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多功能验电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22025252.3 | 申请日: | 2020-09-15 |
| 公开(公告)号: | CN21312209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04 |
| 发明(设计)人: | 黄骞驰;黄鑫;赵一鸣;王三妹;邓自主;韩青;朱荆沙;黄健翔;罗雨欣;程希年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神农架供电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R19/145 | 分类号: | G01R19/145;G01R1/04;G01D21/02;G08C17/02 |
| 代理公司: | 武汉楚天专利事务所 42113 | 代理人: | 孔敏 |
| 地址: | 44240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功能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多功能验电装置,包括绝缘杆、可拆卸安装于绝缘杆的验电器,所述绝缘杆包括手柄、与手柄连接的伸缩杆;所述绝缘杆上设有第一控制器、与第一控制器连接的按键、显示单元、电源、第一无线通信模块和振动报警模块;所述验电器包括壳体及安装于壳体的第二控制器、与第二控制器连接的第二无线通信模块、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电场强度检测模块。本实用新型无需将验电器从绝缘杆上取下再进行操作,使用起来更为方便快捷;而且通过振动方式进行报警,使得检修工作人员更容易感知设备是否故障,增设的温湿度监测功能可以实时测量验电器周围环境的温湿度,根据进而判断是适合进行检修作业,有利于检修工作人员的施工安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验电器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多功能验电装置。
背景技术
验电器是用来检查电力线路和电力设备是否带电的工具,因其形状像笔,有时称为验电笔。在电力行业中,对设备进行检修和维护前,需要使用验电器确认设备不带电,才能进行下一步工作,否则会发生安全事故。
本申请的发明人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发现传统验电笔具有如下缺陷或不足:
1、在用验电操作前需要对验电笔进行自检,每次验电前,都需要用人工手动按一下按钮,检查验电器是否能够正常使用,特别是在电线杆上挂接地线操作时,每装一个接地线都要将验电器收回来用人工用手动按一下验电器是否正常才能使用,这种验电方式操作繁琐,工作效率低。
2、传统验电器采用声光报警。但是其中采用声音报警时,由于在高压验电时使用较长的绝缘杆,再加上工作环境周边有设备噪声的影响,导致验电笔传导至人耳的声音有可能被环境噪声所淹没;而对于灯光报警,若天气晴朗,则有可能因强烈的太阳光导致灯光报警现象不明确,导致电网检修工作人员无法及时获知验电结果而形成危险。
3、电网检修工作人员在户外作业时无法实时测量周围环境的空气相对温湿度环境,而根据电网相关安全规范,在一定相对湿度条件下是不宜对电气设备进行操作的。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多功能验电装置,无需将验电器从绝缘杆上取下再进行操作,使用起来更为方便快捷;而且通过振动方式进行报警,使得检修工作人员更容易感知设备是否故障,增设的温湿度监测功能可以实时测量验电器周围环境的温湿度,根据进而判断是适合进行检修作业,有利于检修工作人员的施工安全。
一种多功能验电装置,包括绝缘杆、可拆卸安装于绝缘杆的验电器,所述绝缘杆包括手柄、与手柄连接的伸缩杆;所述绝缘杆上设有第一控制器、与第一控制器连接的按键、显示单元、电源、第一无线通信模块和振动报警模块,按键安装于手柄处,用于按下后发出控制信号给第一控制器,以对验电器进行自检或启动验电信号;所述第一控制器,用于将按键发出的控制信号通过第一无线通信模块传送至验电器,使验电器进行自检或进行验电操作,以及进行温湿度检测,并接收验电器回传的验电结果以及温湿度数据;所述振动报警模块,用于在第一控制器接收到验电结果超出阈值时发出振动报警;所述显示单元用于显示验电结果和温湿度数据;所述验电器包括壳体及安装于壳体的第二控制器、与第二控制器连接的第二无线通信模块、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电场强度检测模块。
进一步的,所述伸缩杆的前端安装有固定横杆,验电器可拆卸地安装于固定横杆上。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无线通信模块,用于接收绝缘杆中第一无线通信模块发出的控制信号,并传输给第二控制器;所述第二控制器,用于根据接收的控制信号控制电场强度检测模块进行验电器自检或验电操作,同时启动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进行温湿度检测,并将验电结果以及温湿度数据通过第二无线通信模块回传给绝缘杆的第一无线通信模块。
进一步的,还包括与第一控制器连接的声光报警模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神农架供电公司,未经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神农架供电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02525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