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水陆两栖运动平台有效
| 申请号: | 202022021124.1 | 申请日: | 2020-09-15 |
| 公开(公告)号: | CN21303561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23 |
| 发明(设计)人: | 强合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科院软件研究所南京软件技术研究院 |
| 主分类号: | B60F3/00 | 分类号: | B60F3/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聚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50 | 代理人: | 郑越 |
| 地址: | 211135 江苏省南京市麒麟科***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水陆 两栖 运动 平台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两栖运动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水陆两栖运动平台,包括:承载平台;支撑框架,安装在承载平台上,支撑框架相对的两侧延伸出承载平台,支撑框架延伸至承载平台外的两侧均安装有行走轮,行走轮的外周壁上安装有轮胎或多片桨片,多片桨片均朝向远离行走轮中心的方向延伸,多片桨片在行走轮的外周壁上均匀分布,且桨片与行走轮垂直;驱动组件,安装在支撑框架上并与行走轮连接,以驱动行走轮转动。利用同一套运动驱动装置实现了承载平台的水陆两栖运动,当承载平台需要从陆地上进入到水中时,或从水中返回陆地时,通过更换行走轮上的轮胎或桨片无需切换驱动组件。简化了水陆两栖运动平台的驱动结构,便于控制和日常维护。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两栖运动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水陆两栖运动平台。
背景技术
目前在产品运输、旅游观光、环境勘探等领域都会面临水、陆环境过渡的情况,在陆上交通工具与水上交通工具转移的过程中,需要对人员和携带的物品进行转移。为了减少交通工具的更换带来的不便,出现了许多水陆两栖的移动设备。现有技术中的水陆两栖移动设备水上运动的驱动装置和陆上运动的驱动装置分开设置,导致水陆两栖移动设备的驱动结构复杂,控制系统繁琐,人员操作困难。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水陆两栖移动设备的驱动结构复杂,操作困难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水陆两栖运动平台。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水陆两栖运动平台,包括:
承载平台;
支撑框架,安装在承载平台上,支撑框架相对的两侧延伸出承载平台,支撑框架延伸至承载平台外的两侧均安装有行走轮,行走轮的外周壁上安装有轮胎或多片桨片,多片桨片均朝向远离行走轮中心的方向延伸,多片桨片在行走轮的外周壁上均匀分布,且桨片与行走轮垂直;
驱动组件,安装在支撑框架上并与行走轮连接,以驱动行走轮转动。
可选地,行走轮的外周壁上设有卡接槽,卡接槽与轮胎卡接固定或卡接槽与桨片固定连接。
可选地,桨片安装在弧形底座上,弧形底座与卡接槽配合,弧形底座与卡接槽之间安装有锁紧件,以将弧形底座与卡接槽锁紧固定。
可选地,支撑框架上沿竖直方向上设有多个连接件,行走轮通过连接件与支撑框架连接。
可选地,行走轮上设有驱动电机,驱动组件为动力电池,动力电池与驱动电机电连接。
可选地,承载平台上设有安装腔,驱动组件安装在安装腔内,支撑框架包括与承载平台平行设置的连接框架和安装在连接框架底部的固定框架,固定框架延伸至安装腔内。
可选地,驱动组件安装在固定框架上。
可选地,承载平台的底部安装有万向轮。
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水陆两栖运动平台,包括:承载平台;支撑框架,安装在承载平台上,支撑框架相对的两侧延伸出承载平台,支撑框架延伸至承载平台外的两侧均安装有行走轮,行走轮的外周壁上安装有轮胎或多片桨片,多片桨片均朝向远离行走轮中心的方向延伸,多片桨片在行走轮的外周壁上均匀分布,且桨片与行走轮垂直;驱动组件,安装在支撑框架上并与行走轮连接,以驱动行走轮转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科院软件研究所南京软件技术研究院,未经中科院软件研究所南京软件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02112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