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下胫腓融合固定板有效
| 申请号: | 202022020921.8 | 申请日: | 2020-09-15 |
| 公开(公告)号: | CN21364114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9 |
| 发明(设计)人: | 陶圣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 |
| 主分类号: | A61B17/80 | 分类号: | A61B17/80 |
| 代理公司: | 北京盛凡智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6 | 代理人: | 范国刚 |
| 地址: | 430000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下胫腓 融合 固定 | ||
一种下胫腓融合固定板,包括联合钢板、顶丝和固定螺钉,固定螺钉可拆卸式固定于联合钢板上,顶丝与联合钢板螺纹连接且对固定螺钉形成挤压。所述的联合钢板为胫骨固定板和腓骨固定板组成一体式结构,腓骨固定板为一弯曲板,胫骨固定板和腓骨固定板上各开有一排锁定孔,所述的锁定孔为一通孔,锁定孔由顶丝孔和螺钉沉孔组成,螺钉沉孔包括钉帽孔和螺杆孔;所述的顶丝的侧壁上设有连接螺纹。该钢板与螺钉之间固定更加紧密且钢板与螺钉之间增加了顶丝,可防止螺钉在松动后从钢板中脱出而造成皮肤隆起以及刺破的问题;该钢板可同时对胫骨和腓骨进行固定,取消了长螺钉的使用,防止出现长螺钉断裂而导致胫骨和腓骨分离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骨科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下胫腓融合固定板。
背景技术
胫腓骨骨折在长管状骨骨折中最常见,胫腓骨干骨折胫骨浅居皮下,缺乏肌肉附盖,故骨折后极易被骨折断端穿破皮肤。胫腓骨骨折多见儿童和青壮年,多为直接暴力所致,若发生在中下段,易引起延迟愈合或不愈合。由于骨折后骨髓腔出血、血管或肌肉损伤出血,均可引起骨筋膜室压力增高,故胫腓骨骨折后应及时手术进行固定。胫腓骨骨折患者中同时发生胫骨和腓骨骨折的患者,现有的内固定方式为,分别使用两块钢板并配合螺钉分别固定于胫骨和腓骨上,然后再使用一根长螺钉以联结胫骨和腓骨,防止胫骨和腓骨发生分离。然而,上述固定方式存在以下问题:1、由于胫骨和腓骨分开固定,长螺钉受力不均时极易发生应力集中的问题,导致长螺钉的断裂;2、现有的螺钉与钢板之间多采用挤压和螺纹连接的单一配合方式,一旦螺钉从腓骨或者胫骨的隧道中脱落时,螺钉由于缺少必要的约束极易从钢板中脱出并挤压皮肤造成局部隆起甚至皮肤刺破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设计了一种下胫腓融合固定板,该钢板与螺钉之间固定更加紧密且钢板与螺钉之间增加了顶丝,可防止螺钉在松动后从钢板中脱出而造成皮肤隆起以及刺破的问题;该钢板可同时对胫骨和腓骨进行固定,取消了长螺钉的使用,防止出现长螺钉断裂而导致胫骨和腓骨分离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下胫腓融合固定板,包括联合钢板、顶丝和固定螺钉,固定螺钉可拆卸式固定于联合钢板上,顶丝与联合钢板螺纹连接且对固定螺钉形成挤压。所述的联合钢板为胫骨固定板和腓骨固定板组成一体式结构,腓骨固定板为一弯曲板,胫骨固定板和腓骨固定板上各开有一排锁定孔,每一排锁定孔的数量不少于2个,所述的锁定孔为一通孔,锁定孔由顶丝孔和螺钉沉孔组成,螺钉沉孔包括钉帽孔和螺杆孔,顶丝孔和钉帽孔为螺纹孔,螺杆孔为光滑孔;所述的顶丝的侧壁上设有连接螺纹,顶丝的顶部开有梅花形插口,顶丝与顶丝孔螺纹连接;所述的固定螺钉包括钉帽和钉体,钉帽的侧壁上设有连接螺纹,钉帽的顶部开有梅花形插口,所述的钉体与钉帽的连接部为光滑部,光滑部的下方钉体上设有咬合螺纹,钉体的钉帽与螺钉沉孔的钉帽孔螺纹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的胫骨固定板的宽度为2cm,腓骨固定板的弧长为1cm。
进一步的,所述的锁定孔的数量为3个。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钢板与螺钉之间固定更加紧密且钢板与螺钉之间增加了顶丝,可防止螺钉在松动后从钢板中脱出而造成皮肤隆起以及刺破的问题;该钢板可同时对胫骨和腓骨进行固定,取消了长螺钉的使用,防止出现长螺钉断裂而导致胫骨和腓骨分离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下胫腓融合固定板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2是下胫腓融合固定板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的A-A截面剖视图;
图4是所述的顶丝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未经武汉大学中南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02092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