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移动机器人有效
| 申请号: | 202022020162.5 | 申请日: | 2020-09-15 |
| 公开(公告)号: | CN21354666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5 |
| 发明(设计)人: | 徐凯;张大伟;唐泽恒 | 申请(专利权)人: | 科沃斯机器人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R13/62 | 分类号: | H01R13/62;H01R13/631;H01R13/639;H01R13/502;H01R24/00;A47L11/40 |
| 代理公司: | 北京智信禾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637 | 代理人: | 刘晓楠 |
| 地址: | 215168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移动 机器人 | ||
本申请提供一种自移动机器人,所述自移动机器人包括:机器人主体;水箱模组,所述水箱模组通过接头连接结构与所述机器人主体相连接;其中,所述接头连接结构包括:公端接头,所述公端接头位于所述机器人主体上并包括公端接触组件;母端接头,所述母端接头位于所述水箱模组上并包括母端接触组件;在所述水箱模组处于运动的工作状态的情况下,所述公端接触组件与所述母端接触组件相互对接并通过柔性件实现共同运动。本申请通过在机器人本体和水箱模组上分别配置公端接头和母端接头,并且通过柔性件使得所述公端接触组件与母端接触组件在对接后形成软连接,从而极大的提高了接头的使用寿命和连接的可靠性。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智能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自移动机器人。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进步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各式各样的智能家电产品不断更新,而供电系统与工作系统分开是一种常见的机械结构模式,由于供电接头需要盲插或需要经常插拔,并且在工作时伴有强烈震动,一些智能家电产品如自移动机器人,会出现供电接头寿命过短的问题,虽然采用无线通电的方式可以解决此问题但是成本极高,同时,现有的接头连接结构中的供电接头和软线又存在连接松散等一系列问题,因此,如何在智能家电产品中改善供电接头的连接方式并提高接头的寿命就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自移动机器人及接头连接结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本申请提供一种自移动机器人,包括:
机器人主体;
水箱模组,所述水箱模组通过接头连接结构与所述机器人主体相连接;
其中,所述接头连接结构包括:
公端接头,所述公端接头位于所述机器人主体上并包括公端接触组件;
母端接头,所述母端接头位于所述水箱模组上并包括母端接触组件;
在所述水箱模组处于运动的工作状态的情况下,所述公端接触组件与所述母端接触组件相互对接并通过柔性件实现共同运动。
可选的,所述公端接头包括公端支架;
所述柔性件安装在所述公端支架上并与所述公端接触组件相连接。
可选的,所述柔性件包括:
安装部,所述安装部设置在所述柔性件的外侧并与所述公端支架固定连接;
固定部,所述固定部设置在所述柔性件的中部并与公端接触组件固定连接。
可选的,所述公端支架包括:
公端对接部,所述公端对接部朝向所述母端接头所在的一侧呈突出设置;
所述公端对接部与所述固定部之间形成有第一间隙。
可选的,在所述公端对接部上设置有第一通孔;
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公端接触组件对应设置,使得所述公端接触组件通过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母端接触组件相接触连接。
可选的,所述公端接触组件与所述第一通孔之间成有第二间隙。
可选的,所述公端支架还包括:
挡位部,所述挡位部沿所述第一通孔的边缘设置,在所述母端接触组件脱离所述公端接触组件的过程中,所述固定部与所述挡位部干涉配合。
可选的,在所述公端对接部的中部形成有阻隔部;
所述阻隔部向所述母端接头所在的方向突出设置并将相邻的两个公端接触组件隔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科沃斯机器人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科沃斯机器人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02016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混凝土路面压纹控制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用于辣椒的辅助清洗设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