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眼球成像装置以及眼球血液流速测量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22018215.X | 申请日: | 2020-09-16 |
| 公开(公告)号: | CN21330962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1 |
| 发明(设计)人: | 梁姗姗;张军;万明明;李新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大学 |
| 主分类号: | A61B3/10 | 分类号: | A61B3/10;A61B3/12;A61B5/026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济纬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429 | 代理人: | 黄公安 |
| 地址: | 510275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眼球 成像 装置 以及 血液 流速 测量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眼球成像装置,包括样品臂模块,探测光经过所述样品臂模块照射到眼球,经过眼球反射回来的探测光中包含有眼球表面组织信息,所述样品臂模块包括沿着探测光进入的方向依次设置的扫描单元、扫描场镜、第一二向色镜以及眼底镜,所述样品臂模块还包括固视模块,所述固视模块包括与所述计算设备电连接的屏幕、成像透镜、场镜和所述眼底镜,所述屏幕、成像透镜、场镜和所述眼底镜沿着所述屏幕发出的光线的照射方向依次布置,所述计算设备能够控制屏幕显示视标以及控制屏幕上视标的位置。该眼球成像装置的固视模块的屏幕能够显示视标,被测者通过观察视标,这样能够使被测者的视线停留在需要的位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眼球成像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眼球成像装置以及眼球血液流速测量装置。
背景技术
眼球由结构精密的光学组织和微血管系统构成。随着近年来眼科成像技术的迅速发展,光学断层相干扫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这种非接触式、非侵入性的新型眼科诊断技术的问世与发展,为眼科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重要的信息,其形态学测量功能已被应用于泪膜、上皮、前房、晶状体及视网膜功能的精密分析中,改变了眼科现有的诊疗模式,被称为是眼科学诊断技术的里程碑式成果。
扩大OCT扫描深度一直是OCT领域研究的关键技术问题。具有超高分辨率全眼成像的OCT可以更好地对组织的微结构成像,提供更广范围内的诊断信息,极大推动对眼底疾病病理的理解和早期诊断。然而,目前眼科检查商业化使用的OCT设备功能较单一,有的只能针对眼前段的角膜等眼球组织,有的只能针对眼后段视网膜等组织结构成像。虽然存在一些整合了眼前段、后段成像的技术方案,但是存在着被测者的眼球不能很好的固定以及不便于调整眼球位置的问题。
OCT技术也可以探测散射光的多普勒频移信号,以获得流体或样本的运动信息,因而相对于其他技术更适合用于测量视网膜内的血液流速。部分科研团队运用多普勒OCT技术且只用一束OCT探测光就能够完成对血流速的测量,但这种单光束的方法还需要进一步测量探测光入射方向与血管之间的多普勒夹角,并且垂直于探测光方向的血流信息无法直接从多普勒频移信息中得到。因此这种单光束的测量方法受到了很大的局限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眼球成像装置包含眼底预览成像模块,该模块有助于使眼球调整到更加合适的位置以便于获取更好的成像效果。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眼球成像装置,包括样品臂模块,探测光经过所述样品臂模块照射到眼球,经过眼球反射回来的探测光中包含有眼球表面组织信息,所述样品臂模块包括沿着探测光进入的方向依次设置的扫描单元、扫描场镜、第一二向色镜以及眼底镜,其特征在于,所述样品臂模块还包括固视模块,所述固视模块包括与所述计算设备连接的屏幕、成像透镜、场镜和所述眼底镜,所述屏幕、成像透镜、场镜和所述眼底镜沿着所述屏幕发出的光线的照射方向依次布置,所述计算设备能够控制屏幕显示视标以及控制屏幕上视标的位置。
优选地,所述样品臂模块还包括预览模块,所述预览模块包括LD光源、准直镜、柱透镜、条形反射镜、扫描振镜、第二二向色镜、所述场镜、所述第一二向色镜、所述眼底镜、成像透镜以及线阵相机,所述线阵相机与计算设备连接,由LD光源发出的光束依次经过准直镜、柱透镜、条形反射镜、扫描振镜、第二二向色镜、场镜、第一二向色镜、眼底镜照射到眼球上,所述眼球反射的光束依次经过眼底镜、第一二向色镜、场镜、第二二向色镜、扫描振镜、条形发射镜、成像透镜后进入到线阵相机,线阵相机将得到的图像发送到计算设备进行显示。
优选地,还包括光源模块、分光模块、参考臂模块以及探测模块,所述光源模块的输出端通过光纤与分光模块的第一端连接,所述参考臂模块和样品臂模块通过光纤与分光模块的第二端连接,探测模块的输入端与分光模块的第一端相连,所述探测模块的输出端与计算设备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大学,未经中山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01821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