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大体积混凝土冷却水管集成分水阀有效
| 申请号: | 202022015007.4 | 申请日: | 2020-09-15 |
| 公开(公告)号: | CN21329889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8 |
| 发明(设计)人: | 沈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交二公局第三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6K11/00 | 分类号: | F16K11/00;F16K27/00;F16L19/02;F16L59/16;E04G21/24 |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12 | 代理人: | 刘红阳 |
| 地址: | 710016 陕西省西安市经济技术开发区***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体积 混凝土 冷却 水管 集成 水阀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大体积混凝土冷却水管集成分水阀,包括阀壳、壳盖和泄压阀,所述阀壳的外侧面粘贴连接有隔热层,所述阀壳的左端中部连接有进水管,且阀壳的下表面焊接连接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的下表面固定有支撑杆,所述阀壳的右端设置有母管,且母管的左端外侧面粘贴连接有第一橡胶环,所述母管的右端连接有输送支管,且输送支管的外侧面粘贴有第二橡胶环,所述母管的内侧设置有泄压阀,且泄压阀安装在阀壳的中部。该大体积混凝土冷却水管集成分水阀,方便母管与输送支管之间的拆装组合,适应多种安装环境,利用隔热层减小外界环境对冷却水的影响,避免混凝土的冷却效果受影响。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大体积混凝土冷却相关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大体积混凝土冷却水管集成分水阀。
背景技术
为满足混凝土施工要求,承台设置了多层冷却水管,从而具有多个冷却口,使用集成分水阀向冷却口供水,减少泵体的使用数量,能够有效地调节进水压力和出口水流量。
但现有的大体积混凝土冷却水管集成分水阀输送支管通过法兰盘或者焊接的方式与分水阀连接,不方便拆装输送支管,通过螺钉将阀体固定在施工环境内,不便于适应多种安装环境,输送过程中,外界环境中的热量与冷却水进行换热,影响混凝土的冷却效果,因此,我们提出一种大体积混凝土冷却水管集成分水阀,以便于解决上述中提出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大体积混凝土冷却水管集成分水阀,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的大体积混凝土冷却水管集成分水阀输送支管通过法兰盘或者焊接的方式与分水阀连接,不方便拆装输送支管,通过螺钉将阀体固定在施工环境内,不便于适应多种安装环境,输送过程中,外界环境中的热量与冷却水进行换热,影响混凝土的冷却效果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大体积混凝土冷却水管集成分水阀,包括阀壳、壳盖和泄压阀,所述阀壳的外侧面粘贴连接有隔热层,且阀壳的顶端安装有壳盖,并且壳盖的底端外侧面粘贴连接有橡胶圈,所述阀壳的左端中部连接有进水管,且阀壳的下表面焊接连接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的下表面固定有支撑杆,且支撑杆的下表面一体式连接有固定板,并且固定板的内部安装有插杆,所述阀壳的右端设置有母管,且母管的左端外侧面粘贴连接有第一橡胶环,所述母管的右端连接有输送支管,且输送支管的外侧面粘贴有第二橡胶环,所述母管的内侧设置有泄压阀,且泄压阀安装在阀壳的中部。
优选的,所述橡胶圈的外侧面与阀壳的内壁紧密贴合,且壳盖通过螺钉与阀壳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支撑杆关于阀壳的竖直中心线对称设置,且插杆与支撑杆的连接方式为卡合连接。
优选的,所述插杆的底端纵截面呈三角形结构,且插杆与固定板以及输送支管与母管的连接方式均为螺纹连接,并且输送支管和进水管的外侧均包围有隔热层。
优选的,所述母管等角度设置在阀壳的右端,且母管与阀壳构成转动结构。
优选的,所述第一橡胶环与阀壳以及第二橡胶环与母管的连接方式均为卡槽连接,且母管的左侧面凸出于阀壳的内部右壁。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大体积混凝土冷却水管集成分水阀,方便母管与输送支管之间的拆装组合,适应多种安装环境,利用隔热层减小外界环境对冷却水的影响,避免混凝土的冷却效果受影响;
1.设置有母管和输送支管,将输送支管卡入母管内之后,旋转与阀壳构成转动结构的母管,使得母管与输送支管螺纹连接,方便母管与输送支管之间的拆装组合;
2.设置有阀壳、支撑杆和插杆,当阀壳处于地面为土壤的崎岖环境中时,将插杆螺纹连接在支撑杆上,然后将插杆的底端插入土壤内,将阀壳限定在土壤上,当阀壳处于平整的地面上时,通过螺钉将支撑杆下方的固定板固定在地面上,适应多种工作环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交二公局第三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交二公局第三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01500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轻质型瓷绝缘子
- 下一篇:一种机械臂的移动结构及检测机器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