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管道检测机的管口固定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2022014079.7 | 申请日: | 2020-09-16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72148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6 |
| 发明(设计)人: | 许鹏昌;柏吉营;冯春雨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家港保税区华瑞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D11/16 | 分类号: | G01D11/16;B25B11/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15600 江苏省苏州市张***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管道 检测 管口 固定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管道检测机的管口固定结构,其结构包括底板、支撑腿、控制开关、电源线、固定块、气缸和底座,通过在底板右前端设置了辅助支撑装置,通过控制开关启动电机,电机带动驱动机构活动,驱动机构带动顶出杆向上移动,顶出杆带动支撑板向上移动,使支撑板与管道管口外表面相抵住,达到辅助支撑管道管口的效果,通过在壳体内部设置了驱动机构,通过电机输出端带动第一齿轮转动,第一齿轮带动第二齿轮转动,第二齿轮带动半弧齿板活动,使滑块在滑槽内侧面滑动,活动杆带动顶出杆进行活动,达到驱动顶出杆的效果,本装置使用方便操作简单,有效的提高了工作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管道检测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管道检测机的管口固定结构。
背景技术
管道是用管子、管子联接件和阀门等联接成的用于输送气体、液体或带固体颗粒的流体的装置,通常,流体经鼓风机、压缩机、泵和锅炉等增压后,从管道的高压处流向低压处,也可利用流体自身的压力或重力输送,在管道检测过程中需要用到管道检测机的管口固定结构。
但是管道检测机的管口固定结构一般都是将管道放置在第二固定板内侧,通过控制开关启动气缸,气缸带动第一固定板活动,使第一固定板与管道外表面相抵住,达到固定管道关口的效果,但是传统管道检测机的管口固定结构对于管道支撑效果较差,在使用过程中管道容易受外力影响向下偏移,导致检测数据不准确,同时传统管道检测机的管口固定结构对于顶出杆驱动效果较差,导致使用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不足,现提出一种管道检测机的管口固定结构,解决了传统管道检测机的管口固定结构对于管道支撑效果较差,在使用过程中管道容易受外力影响向下偏移,导致检测数据不准确,同时传统管道检测机的管口固定结构对于顶出杆驱动效果较差,导致使用不方便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管道检测机的管口固定结构,包括底板,所述底板底部四端固定有支撑腿,所述底板右前端设置有辅助支撑装置,所述辅助支撑装置包括壳体、顶出杆、支撑板、驱动机构、活动杆、凹槽和滑槽,所述壳体顶端中部贯穿有顶出杆,所述支撑板与顶出杆顶端固定连接,所述壳体内部设置有驱动机构,所述活动杆与顶出杆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活动杆左右水平相对嵌入有凹槽,所述滑槽嵌入于活动杆中部,所述壳体与底板右前端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底板顶部左下端固定有控制开关,所述底板左端设置有电源线,所述底板顶部左端固定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内部右端设置有气缸,所述底板顶部右端固定有底座,所述底座外表面左上端设置有滑轨,所述底座左上端设置有活动板,并且活动板与滑轨外表面滑动连接,所述活动板顶部固定有第一固定板,所述底座顶部右端固定有第二固定板。
进一步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第一齿轮、滑块、电机、第二齿轮和半弧齿板,所述第一齿轮前端面中部固定有滑块,所述第一齿轮与电机输出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二齿轮与第一齿轮外表面相互啮合,所述半弧齿板与第二齿轮前端面活动连接,所述电机安装于壳体前端面中部,所述半弧齿板与凹槽内侧面相啮合,所述第一齿轮与壳体内中部转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板呈弧形板状,并且支撑板弧形面弧度设置为60°。
进一步的,所述凹槽共设置为有十四个,并且凹槽之间的距离设置为5厘米。
进一步的,所述壳体呈长方体状,并且壳体外表面粘接有一层防水防氧化层。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齿轮中心线和电机输出端转动连接,并且电机带动第一齿轮转动角度为360°。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齿轮直径设置为8厘米,并且第二齿轮共设置有两个。
进一步的,所述顶出杆为碳钢材质。
进一步的,所述底板为不锈钢材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家港保税区华瑞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张家港保税区华瑞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01407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