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四围暖足器有效
申请号: | 202022013903.7 | 申请日: | 2020-09-15 |
公开(公告)号: | CN21321812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8 |
发明(设计)人: | 徐洪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洪军 |
主分类号: | A61F7/00 | 分类号: | A61F7/00;A61N5/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7 | 代理人: | 江舟 |
地址: | 212300 江苏省镇江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四围 暖足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四围暖足器,包括地暖垫,所述地暖垫的顶部设置有三面围挡,所述地暖垫包括依次叠置的地板革层、碳晶电热层、反射层和底部无纺布层,所述三面围挡包括依次叠置的外侧无纺布层、支撑层、反射层、碳晶电热层和内侧无纺布层,所述地暖垫的各层和三面围挡的各层分别通过胶水粘结,所述三面围挡的一侧设置有温控器,通过在脚底和小腿的三面同时发热,制暖快速,且热量聚集在四围空间内,暖足效果好,采用碳晶低温辐射采暖系统,在相同时间里产生热量更多消耗的电量更少,安全可靠,且红外辐射能促进人体新陈代谢,具有理疗效果,人体舒适感极佳,采用多层结构设计,保温效果好,而且可折平存放,方便携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制暖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四围暖足器。
背景技术
俗话说,人冷脚先冷,人老脚先衰,双脚是人体离心脏最远的部位,十分容易受到寒冷的侵袭,然而脚部却有很多人体主要的穴道,需要格外的呵护,目前的暖足设备大都仅仅针对足部进行加热取暖,忽略了与足部相连的小腿部,由于小腿部不仅会分走足部获取的热量,而且其细长的结构,很容易散去大量的热,导致足部热量流失严重,暖足效果较差,有的采用电阻丝的加热方式,功率较大,消耗电能多,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长时间使用会使人体比较干燥,使用舒适感较差,另外这些设备一般占用空间较多,携带不便,不能方便的在多种场合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四围暖足器,从四个方向立体加热,对足部以及小腿部同时供暖,提高暖足效果,采用碳晶发热源,热量辐射均匀,升温快速且可折平存放,携带便捷。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一种四围暖足器,包括地暖垫,所述地暖垫的顶部设置有三面围挡,所述三面围挡的底边与地暖垫通过魔术贴固定,所述地暖垫包括依次叠置的地板革层、碳晶电热层、反射层和底部无纺布层,所述三面围挡包括依次叠置的外侧无纺布层、支撑层、反射层、碳晶电热层和内侧无纺布层,所述地暖垫的各层和三面围挡的各层分别通过胶水粘结,所述三面围挡的一侧开有缺口,且缺口处设置有温控器,所述温控器包括内侧壳体、外侧壳体和电路板,所述内侧壳体的底部设置有连接线,所述外侧壳体的底部设置有外接电源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支撑层采用三片木板结构,所述反射层采用珍珠棉反射膜。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温控器的表面设置有电源开关按钮和温度调节按钮,所述内侧壳体和外侧壳体通过螺钉紧固在三面围挡的缺口两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连接线与地暖垫的连接处设置有保护盖,所述保护盖通过螺钉固定于地暖垫的表面,所述连接线的插头插接于温控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外侧无纺布层的表面设有彩色图案,所述内侧无纺布层和底部无纺布层的颜色均为黑色。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地暖垫和三面围挡的四周均设置有包边,所述包边通过缝线固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碳晶电热层、连接线、电路板和外接电源线之间电性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脚底和小腿的三面同时发热,制暖快速,且热量聚集在四围空间内,立体环绕于脚部和小腿部,暖足效果好,采用碳晶低温辐射采暖系统,在相同时间里产生热量更多消耗的电量更少,安全可靠,且热量辐射均匀,能促进人体新陈代谢,具有理疗效果,人体舒适感极佳,装置的两个部分均采用多层结构设计,绝缘、保温效果好,而且可折平存放,节省空间,方便携带。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洪军,未经徐洪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01390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