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金融学用智能收据存储盒有效
申请号: | 202022013241.3 | 申请日: | 2020-09-15 |
公开(公告)号: | CN21380097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7 |
发明(设计)人: | 李金媛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金媛 |
主分类号: | B65D43/16 | 分类号: | B65D43/16;B65D25/28;B65D81/20;B65D25/02;B65D25/20 |
代理公司: | 北京盛凡智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6 | 代理人: | 李青 |
地址: | 152000 黑龙江省绥化市北***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金融学 智能 收据 存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金融学用智能收据存储盒,包括存储盒、真空配置箱、盒盖一、隔板、分类存储盒、密码锁、密码锁扣、盒盖二、抽真空机、抽真空软管、电控阀、收据存放支板、支杆、固定柱、挡板和延伸杆,所述延伸杆上端延伸至固定柱外部上端并设有压板,所述延伸杆上位于固定柱内部的位置套接设有固定弹簧,所述存储盒底面前后侧均设有开口向上的滑动扣槽,所述滑动扣槽内部插接设有滑块,所述滑块上端延伸至存储盒内部并同分类存储盒底面固定连接,所述存储盒底面位于滑动扣槽下端的位置设有配合抽真空导管使用的移动导孔。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收据存放分类、不损毁收据和不影响真空环境形成。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收据存储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金融学用智能收据存储盒。
背景技术
在金融工作中,需要储存大量的收据,便于日后需要时进行查阅,由于收据需要长期储存,在储存过程中难以做到经常维护,若储存装置内生长衣鱼等虫子,或者长时间储存的状态下受潮,则易于导致收据破损,进而易于造成财产损失,不利于金融工作的正常运行。公开号CN211309305U所述的一种金融学用智能收据存储盒虽然能够利用抽真空机实现存储盒内部真空环境,有效防止虫类破坏收据,但是其抽真空机利用导孔同存储盒内部连通,巨大的抽动力可能会拖拽收据箱导孔移动,收据会将导孔堵塞,影响真空环境的出现,甚至将收据从导孔内直接抽离出来,导致收据损毁,此外,此金融学用智能收据存储盒不能够将不同的收据分类进行存放,使用较为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上述缺陷,提供一种收据存放分类、不损毁收据和不影响真空环境形成的金融学用智能收据存储盒。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金融学用智能收据存储盒,包括存储盒,所述存储盒上端设有开口结构,所述存储盒下端设有真空配置箱,所述存储盒上端开口处设有盒盖一,所述存储盒内部中间的位置设有隔板,所述存储盒内部位于隔板前后端的位置均设有开口向上的分类存储盒,所述存储盒右侧外壁上端设有密码锁,所述盒盖一右端设有配合密码锁使用的密码锁扣,所述分类存储盒上端开口处设有盒盖二,所述真空配置箱内部左侧设有抽真空机,所述抽真空机前后端均设有抽真空软管,所述分类存储盒底面右侧插接设有抽真空导管,所述抽真空导管下端延伸至真空配置箱内部并设有电控阀,所述抽真空软管连接抽真空机的另一端同电控阀连通,所述分类存储盒内部下端设有收据存放支板,所述收据存放支板下端两侧前后的位置均设有支杆,所述收据存放支板两侧均插接设有固定柱,所述固定柱内部为空腔结构,所述固定柱内部底面上设有挡板,所述挡板上端设有延伸杆,所述延伸杆上端延伸至固定柱外部上端并设有压板,所述延伸杆上位于固定柱内部的位置套接设有固定弹簧,所述存储盒底面前后侧均设有开口向上的滑动扣槽,所述滑动扣槽内部插接设有滑块,所述滑块上端延伸至存储盒内部并同分类存储盒底面固定连接,所述存储盒底面位于滑动扣槽下端的位置设有配合抽真空导管使用的移动导孔。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设置了两个分类存储盒,根据不同收据的分类分别存放收据,并且本实用新型在分类存储盒内部设置了收据支板,用来防止收据,收据支板离分类存储盒底面有一定距离,不会堵塞抽真空导管,同时本实用新型设置了压板对收据进行固定,让收据不会朝向抽真空导管移动,保证了收据不会损毁也不会影响形成真空环境,使用更为方便,更有效的放置虫害。
作为改进,所述盒盖二内部上端插接设有分类标识板。分类标识板能够更方便识别判断放置的不同类型收据。
作为改进,所述盒盖二左端设有锁定插块,所述存储盒左侧壁内部上端设有配合锁定插块使用的锁定插槽,所述盒盖二右端同分类存储盒右侧外壁上端通过设有合页一转动连接。锁定插槽和锁定插块能够将盒盖二关闭锁定,避免晃动打开导致内部真空环境被破坏。
作为改进,所述盒盖二内部左侧上端设有设置槽,所述设置槽内部设有握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金媛,未经李金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01324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灭火器无线探测器
- 下一篇:一种机械式汽车刹车盘除锈装置